大明末年_第八十七章 列陣以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隻等大隊人馬彙合,見譚武遠遠的迎了上來,一臉焦心,“主公,如何?”

這是一處大山的拐角,官道到了這裡,歪傾斜斜繞了個圈,全部拐角約四百步長,為防官軍看破自家活期陣,李璟又以二百人在前利誘官軍,位列火器弓弩陣火線,多選身材高大的為諱飾。

又見譚武麾下臨時湊集的…≥,民夫麵帶憂色,直接生出一計,大聲吼道,“官甲士人無甲,不過是一群臨時拚集起來的渣子,一衝就散,凡敢戰者,各戶分田十畝,給糧一石!凡害怕畏縮者,當場斬首!”

直到這時,他也冇往自家步隊想,要曉得那五百精銳衛所兵,如果堂堂正正作戰,一萬暴民上來,也叫半晌殺散,在晉中這地界,是毫無敵手,隻是現在追剿流寇,不知去處。

以李瑁領軍,又對他直接命令,“且看我親衛動搖黑旗,半晌叫前隊趴在地上,不得起家!若見我親衛動搖紅旗,定叫翻身而起,追殺官軍!”

李璟又叫譚武過來叮嚀,“你領火器隊,半蹲在前隊身後,見我黑旗令下,馬上起家全速開仗,將彈子,弓箭全數射出去,不要逗留,定要全速發射。”

那批示使一驚,這時候心底有些犯疑了,“哦?有輕騎火器?”

在本來老營的動員下,大夥齊聲高呼起來,“死戰!死戰!”

話說寧武關本該有一衛五千六百個軍戶,隻是上到山西都司衙門伸手,中有自家將官抽水,下有千戶百戶吃喝,整整一衛,能轉動的不過二千多人,聽聞淳縣遭了民亂,有鄉紳前來請救,這批示使目睹避禍的大族許以厚利。

得了賦稅的厚利,這批示使這才點齊兵馬,直接出動,隻是走到這地界,心中總感覺不安,彷彿這股暴民,有股子非常啊。

又說,“官軍後隊不過烏合之眾,隻要七八十人可堪一戰,我欲集合各處火銃一道進犯,若能先敗官軍馬隊,則大事可定!”

跟著士氣被挑動起來,李璟舉臂高呼,直接以親衛隊打頭,扭頭回身,籌辦再戰。

譚武轉頭看自家步隊,這三百來人,有一百人是自家老營,隨後二百報酬經心遴選的民壯,進城以後,還算勇武從命,老營不消說,幾近大家帶甲,揹負三眼銃,心中頓時豪氣中生,隻是不肯定,畢竟自家人手還是少了。

如此見他們全數領命下去,又怕挨不過官軍的第一波打擊,又令親衛選出十人,充作督戰隊,以步隊兩側監督,許了一事,如有崩潰者,馬上殺之。

如此,又問一句,“主公,何不往城裡再招兵馬前來?”

那批示使目睹自家背麵的步隊,又看擺佈七八十騎,隻衝那標兵問了一句,“那夥馬隊有多少人?”

這隊官軍行至大山,獲得前頭標兵稟告,言有軍馬前頭佈陣迎戰,領頭的一員大將頓時驚詫,彷彿不敢信賴,“有多少人馬?”

身邊一個同知見狀,湊上來問了一句,“批示使,我們還持續進步否?”

若非精銳不在,這批示使說甚麼也不會自家出動的,眼下這一千五百官軍,還是寧武關一衛殘剩的全數兵馬了,剩下的,都是些不能走道,隻能看家的老弱兵馬,先前的五百精銳,就是寧武關撐場麵對付朝廷檢閱的門麵地點,天然精銳。

山坳拐角處,官道之上,整支四百來人的雄師展開,“持槍佈陣,舉槍待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