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_第九十三章 淳縣建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又見自家人馬到齊,趁熱打鐵道,“現在分發了田土,我們已經退無可退,我雖故意報效朝廷,但隻可惜報國無門,眼下,隻能先行練軍,以圖自保,先叫朝廷曉得我們的短長,漸漸圖之,再行招安之事。”

馮行滿見李璟為求自保,竟然將大族遺留的地盤全數分發給農戶,頓時急了,“主公,我平分發田土,逼得大戶冇了活路,如果叫朝廷曉得,恐怕第一個就得剿除我們啊!”

李璟隻這一聲,就強即將馮行滿趕出淳縣大堂,又目睹幾個與他交好的想要上來安慰,隻是擺了擺手,“無妨,馮副尉現在腦筋不清楚,恰好外頭曬曬太陽,半晌就能醒轉。”

譚武這一刀,就算刺中馮行滿內心底,昔日他敢在軍中應戰李璟的嚴肅,不過仗著幾個隊率大多是自家昔日部下,即便鬨翻,李璟也不能拿他如何,但現在,連譚武都反對他了,趙默笙更是杜口不言,頓時心冷。

李璟深知流寇的模樣,冇有地盤,冇有根本,哪怕一時成事,也是霧裡看花,水中撈月,一戳就破,自家逃亡起來,莫非能比的過李張之流?數次失利,數次崛起,這些可都是一時豪傑啊,連他們都生長不起來,被朝廷壓抑了十來年,換自家上去,恐怕也不能做的更好。

李璟又道,“附近州縣,北上便是大同府,朝廷也駐紮雄師,等閒不能去觸碰,為今之計,則東征西進,敏捷攻占州縣,策動農夫,分發田土,尤以五台,繁峙為首要攻取目標,整軍過後,以李瑁領軍,防備寧武,淳縣,我以親衛營向西,趙默笙以第一營向東,各破州縣,強大本身!”

此一句,算是定下根本,實在是麾下大夥冇有改朝換代的心機和籌辦,強行扭在一團,遲早內部生變,何況一開端打出反旗,恐怕叫朝廷重兵圍殲,交兵起來,自家一定是敵手,一旦失利,恐怕隻要流寇一條路可走了。

對於產生在臨縣的動靜,現在的李璟,是涓滴不曉得,更彆提插手代縣的民亂了,此時的李璟所部,彙合原平縣,寧武衛所軍戶,已經強大到了上萬人,但此中老弱病殘者也有很多,加上貧乏練習,部下也就是烏合之眾,底子不能作戰。

“那你且說說,眼下我們有何活路?”李璟凝睇他一番,現在正調集麾下兵將商討建軍之事,馮行滿高聳的丟出這句來,不是當眾叫自家下不來台嗎?

如此,李璟直言跳過這段,直接將早就預備好的章程拿了出來,隻是在上頭劃去馮行滿的姓名,又思慮半晌,鄙人頭一缺漏處填上,放下筆來,這纔開口,“我已決意整軍,諸位休很多言。”

麾下諸將聽他發號司令,頓時上來,隻聽得李璟道,“以趙默笙為乞活軍第一營參將,以李瑁為第二營參將,以鄭仁寶為第三營參將,以譚武為親衛營參將,以李登高為隨軍長史,賣力一應軍需後勤,以馮行滿為屯田參將,賣力軍屯,另有各都校尉,擇軍功之士充當,

馮行滿點頭晃腦一番,卻將心中早就策畫好的說了出來,“主公前番不是說要投效朝廷否?此縣縣尊仍在,何不讓他手劄一封,遞上太原,請省府招安我等,豈不更妙?此等獲咎人的事,何不斷留,那些苦哈哈,招來也是無用啊!”

明崇禎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夜,代縣有小民宋貴三,麻五聚眾抗稅,前後殺死下鄉緝捕的差役,欲投身山林,聞淳縣亂起,遂出兵反叛,時恰好大同邊軍南下,路過代縣,順道攻打宋貴三所部,其不敵,遁入山野,聚眾數千人,代州高低大驚,強留客軍剿匪不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