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職記_第115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柳鵬說道:“這是個抄本,隻是這部大明英烈傳跟人間所傳的皇明英烈傳並不是一部書,配角是一個叫陳大明的人,對,該當叫陳達銘,跟陳叔叔你音同字分歧!”

在晚明,時文集子固然版本多印行也廣,但提高程度跟演義小說一比,那底子不值得一提。

“太妙太妙!”陳大明不由為柳鵬的創意鼓掌稱快:“這確切是個彆例,這體例挺好!”

說道,柳鵬在書桌上把“陳達銘”這三個字寫了出來,陳大明固然識字不太多,卻也曉得這三個字跟他的“陳大明”確切是音同字分歧,但是真正的明眼人都會曉得書裡的陳達銘,實際就是他陳大明。

正所謂法不責眾,如果專門印行陳大明本人的集子,天然是過分顯眼,但是換成了陳大明領頭建議,穀夢雨等縣內有識之士共襄盛舉,不但不顯眼,並且法不責眾,哪怕清查起來都不會太峻厲。

柳鵬運營得天衣無縫:“陳叔叔感覺如許的好書不該當藏匿於鄉野之間,以是專門湊齊了一部抄本,特地印行出來公諸於眾,與天下人分享這本奇書。”

柳鵬持續說道:“先不談書中的故事,到時候能夠說是陳叔叔登高一呼,夢雨與縣內有識之士共襄盛舉。”

很多演義小說被重印幾十遍,到了厥後乃至有好些翻刻的閩刻本打著“京本”的名頭來濫竽充數,並且很多演義小說很快會以平話的情勢傳播開來,就象本日的山東,哪怕字不識丁的村夫,也曉得水滸傳與這部書上的大部分故事。

“好好好!”陳大明已經鼓掌稱快:“這段筆墨放在那裡?”

“部部都能夠說是家喻戶曉,就象我們山東空中,很多人不曉得本縣知縣是誰,本府知府是誰,但是一提起及時雨宋公明,不管是男女老幼,就是鄉間的村夫都曉得那是梁山豪傑。”

第115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

說到這裡,陳大明還真感覺本身分量不敷,底子進不了那些演義小說,並且他底子不明白:“就是把我陳大明直接寫進了演義小說,那彆人也不免會指指導點,說些閒話。”

提及來,哪個老爺真要查禁這即將印行的《大明英烈傳》,恐怕公文之上也是難以下筆,是以他越想越妙:“還是柳賢侄體例多,換了彆人,恐怕就想不出如許的主張,我再去找幾家朋友過來,到時候大師不但都能流芳百世,還能把印書的銀錢分攤掉一部分。”

他就曉得好幾位跟他環境附近的同僚、商戶、土豪乃至是讀書人,都有著與他一樣的煩惱,以是修橋造路事事搶先,唯恐落於彆人以後,隻是不管如何運營如何折騰,名聲都不敷清脆。

“大妙大妙!”陳大明還冇想到柳鵬竟然有這麼一手:“這體例太妙了,隻是這部大明英烈傳如何寫?”

柳鵬這麼一說,陳大明當即明白過來:“你是說各種演義小說啊!那確切是印很多抄很多看得也多,傳播得也最廣,特彆是那忠義水滸傳,講得真都雅,我聽人說了三四遍都感覺不過癮,特彆是征遼征王慶那一段太都雅了!”

陳大明當即明白過來了:“對對對,是這麼一回事,但是那部書該如何寫出來,我就是個凡夫俗子,冇有甚麼神通本領,這一輩子折騰下來,也不過是三五件能值得一提的事蹟,但跟演義小說裡的蓋世豪傑一比,甚麼都不是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