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職記_第120章 西馬東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啥動靜?”湯水建本來興趣正高,一聽到這話心頭不由澆了一盆涼水:“到底有甚麼風言風語?”

隆慶年間養馬籌辦改征白銀,印馬禦史趙應龍與山東撫按籌辦重編養馬差役,將西三府的馬匹均派到全省,因而“東人大駭”,紛繁群起反對,作為頭號冤大頭的青州知府唐維城更是果斷反對青州府養馬,一再鬨著要辭職。

但是就養馬前提來講,火食希少的東三府反而比西三府更加優勝,“東三府地僻差輕,土宜產馬卻無養馬之差,反獲賣馬之利”,每年西三府的養馬人戶要向太仆寺交馬駒的時候,反而要向東三府采辦大量馬匹。

恨歸恨,還是有人冇瞭解衡陽府的行動:“老闆,小五,衡王府說送我們黃縣五百頭牛,兩百匹馬,兩千隻羊,這是功德了,如何小五你會說買賣要收攤了!”

爭辯剛出來的時候湯水建本來是驚駭了,隻是厥後他發明爭辯越狠惡,對他越無益,湯家老店的著名度也越高,以是湯水建就主動跳出來煽風燃燒,乃至公開對某些商店某些人某些談吐開仗,讓話題變得更有爭議性會商更熱烈。

在場的伴計都感覺如許的遠景美好極了,隻是這個時候,阿誰剛纔跟湯水建頂撞的伴計倒是小聲地說了一句:“老闆,你冇聽到市道有些風言風語,如果那事是真的,我們的買賣恐怕就要收攤了!”

現在提起周杜達,店裡的伴計多多極少都有些印象:“周杜達?此人也真狠,就這麼一刀下去斷了周家的根,還好還好,幸虧穀家大蜜斯當初冇嫁給他,不然就毀了一輩子!”

以是自正統今後,西府人士就不竭要求編排養馬之役,藉此減輕本地承擔,正德十年兵部一度決定東三府與西三府共同承擔養馬之役,但是東三府想體例一拖再拖亂來疇昔,最後無果而終。

替太仆寺養馬是一項無償勞動,並且不享用免糧政策,“每五丁養騍馬(母馬)一匹,三丁養兒馬(公馬),並不在免糧之例”,對於西三府來講是一項極其沉重的承擔。

這三次東西均派養馬之役,都是頓時就要落到實處了,終究被東三府有力人士強行竄改了返來,如許一來,東三府上高低下都是“畏馬如畏虎,加馬如加虎”。

這伴計持續說道:“我隻是冇想到他竟然搖身一變,變成了衡王府的閹狗回我們黃縣來,我當時一想到他們家的各種活動,就連打個號召的心機都冇了!”

時任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的劉應節為了鄉裡更是違背了構造原則,做了一回幕後黑手,親手寫了奏疏,然後交給村夫到都城越級請願,終究竄改了乾坤。

如果處所上應對有誤,打秋風就變成了砸了大師的飯碗,直接把碗裡最肥的一塊肥肉給搶走了,有些時候處所官太軟,縉紳豪強又不給力的話,不但要砸大師的飯碗,並且還要挖地三尺,官民都苦不堪言。

全部登州府都對衡王府冇有任何好感,衡王府派到登州府的使者,不管是衡王府的長史、儀賓、校尉還是內官,都是到登州府來打秋風搶肉吃的。

“是啊,此人夠狠,不但對本身狠,對鄉裡鄉親也夠狠,當年在我們黃縣這一畝三分地乾了多少天怨人怒的活動,周家破敗的時候,大師誰不是悄悄喝采!”

嘉靖年間,西三府人士又舊事重提,主張東西府均派養馬之役,不至於獨累西三府,東府官民縉紳天然是果斷分歧意,東三府出身的戶部尚書毛紀和兵部侍郎李昆聯手闡揚了感化,終究讓東西三府均派養馬的打算停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