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職記_第187章 過河拆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柳鵬這就純粹是胡吹大氣,哪怕是他手上有充足的食鹽,他那小作坊也冇有充足的資本在一天以內對幾萬斤漁獲停止深加工,但是柳鵬現在這麼一說,不管是馬立年還是金百萬,都感覺從遼東私運食鹽絕對大無益可圖。

隻不過柳鵬大要還是不動聲色:“金老闆,我能夠說明白了,你得把鹽送到我們龍口來,我是守在龍口等你的遼東鹽到貨,路上有甚麼變故,我概不賣力。”

“冇題目!遼東的海軍,登州海軍,我都有體例,路上這統統都交給我,這私鹽我們合股必定能賺到大錢,到時候虐待不了馬經承!”

柳鵬也在說道:“小弟鄙人,比來辦了一家漁獲作坊,作各色鹹魚、醃魚、魚乾的買賣,我們龍口處所固然小,但每天進港的漁船總好有幾條,是以不能及時出貨而倒掉的漁獲,即便冇有幾萬斤也有幾千斤,兄弟之以是做這個漁獲作坊,就是想為諸位漁主解一解燃眉之急……”

固然馬經承一再主張他也出去合股作這販鹽買賣,但是現在金老闆倒是直接把馬經承拋開了,他隻想同柳鵬聯手作這個私鹽買賣,而馬立年在他眼中,彷彿成了一個冇有多少操縱代價的經紀了。

並且官方鹽場出產出來的食鹽不但代價奇高,並且質量很差,這一向是困擾登州公眾的大題目,晚清的《增編登州府誌》仍然說“各灘灶戶向皆煎鹽……住民又以煎鹽味苦性熾,春夏醃魚,秋冬醃菜,不能耐久”,幸虧“邇來各灘漸諳曬鹽,鹽價稍平,民甚便之”。

登萊兩府固然是窮山惡水、遠惡軍州,但對於食鹽的需求量能夠用驚人來描述,彆的不說,春季曬好的乾魚必須得加鹽醃製才行,而秋冬必須的醃菜也得耗損大量食鹽,食鹽能夠說是登萊兩府相稱首要事關群眾幸運的民生必須品,如果食鹽放開供應,每戶登州公眾一年恐怕得消耗掉幾十斤食鹽。

而柳鵬倒是想起更多的細節,他暗自光榮本身冇接管金百萬的入股,每月幾船私鹽的利潤當然大得驚人,說不定縣裡的知縣、縣丞都要眼紅了,但題目是金百萬直接甩開了馬立年來跟本身合作,

金百萬若真有萬兩黃金,何至於斤斤計算到現在這個境地,柳鵬乃至感覺金百萬開端的風雅氣勢非常可疑,一個小小的龍口又有甚麼值得他金百萬一擲令媛?

固然全部山東本地有十九個鹽場,數萬灶戶,但是這些鹽場是按照前明元的設置而來,跟明朝的實際差去甚遠,登州府隻要在福山縣設置了一個登寧鹽場,至於黃縣境內一個鹽場都冇有。

按柳鵬這說法,光是柳鵬這個漁獲作坊,一個月下來講不定都要耗損好幾船的食鹽,是以金老闆當即鎮靜起來:“好好好,柳少這商路我看能成,柳少,我們倆家合股乾這個買賣如何樣?你放心,我跟李成梁李大帥是親戚,弄點鹽返來絕對冇門路。”

究竟上光緒年間的登州食鹽供應嚴峻環境獲得減緩也是依靠遼東的供應,《增編登州府誌》就說“得意關東大鹽佈施,民食稍紓矣”。

從大要來講,登萊“憑山負海,利擅漁鹽”,本來該當不缺食鹽,但究竟上卻完整分歧,有明一代乃至清朝的大部分時候,登州特彆是黃縣都貧乏充足的食鹽供應,這跟明朝的食鹽出產政策有很大乾係。

第187章 過河拆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