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職記_第201章 黃知府的命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本來是籌辦到姑蘇府去,但是鬆江府靠海更便利些,並且明府便是上海人,人地皆宜,以是我跟王老籌議以後,感覺還是運到上海縣為好!”

這個時空的人故鄉看法很重,都講究落葉歸根,即便那些已經寄寓山東數代的徽州人,乃至已經連徽州話都說不好,一輩子也冇回過一次徽州故裡,仍然是把新安視作真正的故園。黃體仁固然遊宦在外,但是他最清楚本身的歸宿籌辦回上海養老,是以也格外正視鬆江府與上海縣的好處。

不過對於黃體仁來講,柳鵬這一匹山繭綢也實在太輕了一些,輕到他感覺霸道一實在太看輕本身的時候,柳鵬摸著山繭綢料子說道:“王老之以是讓我隻拿這山繭綢來,是因為禮品雖輕,卻有謙謙君子之風,正合適明府的品德文章。”

是以黃體仁的表情莫名奇妙地就變好了,他感覺柳鵬送的這匹山繭綢挺知心,本身就是古書中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他嘴角不由自主地暴露了笑容,隻是語氣還是有些生硬:“萬川先生實在太謹慎,既然曉得這山繭綢是好東西,戔戔一匹也能得拿脫手?”

“我曉得山繭綢是好東西,穿在身上知心啊,確切有謙謙君子之風,但是奪人財帛如同殺人父母,我今後還得在山東空中作官,不肯意跟衡王府搞得太僵,你也曉得當年洪巡撫就是獲咎了衡王府才被調到南京去!”

我曉得這山繭綢是好東西,但是再好的好東西又如何樣,又冇見你送我幾匹,你如果送我十匹二十匹,我頓時就要離職了,或許就幫你把這事辦了,但是你隻送一匹山繭綢過來,我何必為了一匹山繭綢獲咎了衡王府,要曉得衡王府好歹跟我有點友情有點親戚乾係。

隻要山蠶絲運到鬆江府,那鬆江府與上海縣的織戶就能綻放笑容了,連同織房背後的本地王謝也能高鼓起來。

隻是他並不曉得,彆人做知府收錢起碼是幾百幾千兩起點,隻要黃體仁一介墨客,彆人感覺他實在太好欺負,就隨便拿百八十兩銀子來亂來他,究竟上,黃府的管家都能收到這個數,大師都曉得隻要走通黃府這些家人的門路事情就敲定了,黃知府這邊倒是隨便給點意義就行了。

黃體仁向來是以燕頷墨客自居,正所謂“合座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墨客意氣很重,聽到柳鵬這麼說,心中倒真是歡樂非常,不由也在山繭料子上摸了一把,這山繭跟湖絲分歧,手感粗曠很多卻更有彈性,看起來不張揚卻經得颳風塵雪雨,就是穿上二三十年也不嫌舊,不象湖絲太張揚了,一穿出去就有人指指導點,倒是跟柳鵬說的“有謙謙君子之風”。

柳鵬倒是說道:“黃明府,這山繭綢是好東西啊!”

柳鵬單刀直入:“我隻求明府能批個批呈罷了,至於衡王府到不到我們登州府來收絲,那是今後的事情!歸正明府當時候已經是道臣了,早就不在登州府了,不至於太難堪了!”

黃體仁前半輩子的光陰都在上海度過,名下也有十幾張投獻來的織機,天然曉得穩定的生絲供應對於鬆江府的特彆意義,隻是姑蘇府織業天下第一,織機天下最多並且出的料子也是最好的,天然能開得出更高的代價把浙江的生絲都拿走了,壓得鬆江府的織造業一向喘不過氣來。

黃體仁的呼吸都變得短促起來:“鬆江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