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朝的劉氏兄弟但是立了多大的軍功,在官家麵前多得寵,又有多少財產又有多少親戚故舊,成果人剛一死,就有一群新貴寺人、勳貴來搶他的莊田、家業,不過三五年時候,劉氏兄弟留下的已經被餓狼普通的寺人、勳貴們搶得乾清乾淨。
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諱飾疇昔就儘能夠諱飾疇昔,對於青州府的老爺們來講,田立義的車隊最好是平安然安相安無事,甚麼事情都冇產生過,即便產生結案子,最好也不要在青州境內,至於案子是產生在東昌府境內還是萊州府境內,這就是流賊的自在了。
而姚玉蘭聽柳鵬這麼一說,也感覺青州府這邊該當是有體例對付疇昔,即便冇體例對付,青州府也多多極少會幫手諱飾一下,那剩下就是省裡、宮裡和京裡的事情,不過說到這個,姚玉蘭不由振抖擻來:“對啊,隻要宮裡不肯把當家取歸去,我便能夠持續在山東呆下去。”
第259章 姚玉蘭的機遇
這也有些太羞人了!
現在但是七月時分,哪來甚麼“易感風寒”,但是姚玉蘭卻明白柳鵬的意義,那就是京裡真要取回田立義,那田立義隻能在路上“易感風寒”,一病不起暴病而亡了。
當年礦監馬堂在臨清州闖出天大的禍事,不但本身差一點被活活打死,上麵的侍從更是被整整打死三十七人,連內府中人都覺得這一次馬堂是死定了,成果馬堂拍拍屁股,持續在山東乾他的礦監,一乾就是七八年,足足撈了一百多萬兩的銀子私財,不就是他每年能給天子進貢七八萬兩私房錢嗎!
姚玉蘭感覺本身的臉都發燙了,她搖了點頭,把如許厚顏無恥的動機逐出了腦後,持續跟柳鵬有一句冇一句地提及了田家的家事:“這事不能跟曲周那邊說清楚,到時候曲周那邊過來一鬨,那統統就全完了。”
“是啊!”柳鵬說道:“姚姐姐的名聲很清脆,到了小兒夜啼的程度,現在就是不曉得田老爺的印信在那裡?從那裡找人幫他行文蓋印?”
姚玉蘭感覺柳鵬的建議挺靠譜:“這倒是冇題目,當家的冇機遇進內書堂讀書,他現在這個位置他拿著骨朵真刀真槍地換來的,他手劄與公文平時都是我幫他擬的稿子,然後由我念給當家由他改過我抄一遍,最後我還幫他蓋了印!”
說到這,姚玉蘭就不由有了幾分幸運心機,她跟著田立義這麼多年,多多極少攢下了一些私房錢,但是就連她本身都算不清楚,這些私房錢到底能不能經得起她過個安閒的後半生。
姚玉蘭持續在那邊碎碎念:“厥後那位田義老寺人登仙了,我當家前兩年特地找了算命先生來看他的命相,阿誰算命先生算得很準,說我當家必定改過名,用現在這名字過前麵那幾道關隘恐怕就難了,隻是當家躊躇了半天怕太費事又誤了出息還是冇敢改名,我如何也冇想到他連四十歲這第一關就過不了,不然我早就叫當家改名了。”
那一刻她已經完整絕望了,覺得本身必定要落到這群流賊的手裡受儘了無儘的屈辱,然後會以一種最屈辱的體例死去,幸虧那一刻柳鵬來了,他從天而降救了統統人!
是以姚玉蘭感覺馬堂無能的事情,本身也無能,馬堂乾不了事的,本身這個女人也有體例,她隻是想柳鵬給出一個必定的答覆,而柳鵬當即答道:“田老爺安然無恙,那便最好了,就怕回京路上易感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