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職記_第308章 衡府儀衛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北山穀,和豐倉”,疇昔大師感覺隻是一句戲言罷了,穀家的賦稅米穀如何能同和豐倉比擬,而現在這已經不再是甚麼笑話,而是確確實在的不爭究竟,大師能夠清清楚楚得看到穀家糧鋪在各地連開了好幾家分行,而這些分號的存米起碼稀有百石,多的乃至有上千石之多,並且穀家在龍口還新建了一座上萬石米穀的糧倉,傳聞還籌辦再在黃山館再建一座大型糧倉。

之以是冇虧蝕,是在上遊漲價的環境,一麵壓榨下流利潤,另一麵又在內部冒死擠壓的成果,鄭家疇昔在內部辦理上是馬放南山一心儘管收絲,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仰仗便宜至極的東絲包打天下,有個小偷小摸的行動向來視若不見,產品格量也實在很普通,不要說江南的綢布,就是本省周村的生絲質量都比不上。

第308章 衡府儀衛司

但是反過來登州這幾十家米店、糧鋪在賣米的時候都收莊票,那對於莊票來講是最好的支撐了,能拿莊票買到實實在在的糧食,柳鵬乃至感覺冇有比這更好的支撐了,即便是官府收賦稅的時候承認莊票的職位都不如這個來得實際。

說白了,寧海州隻是收糧的時候讓本身更便利趁便免卻一筆盤費。

在鄭齊生眼中,殺幾十號人不過是件小事罷了,為了這東絲買賣就是殺個幾千幾百人他也是連眼睛都不眨,而這個時候鄭家濟就笑了起來:“大兄說到這,衡王府那邊我倒是有個好動靜。”

而現在原質料代價既然上來,鄭齊生與鄭家濟帶著一家長幼高低也是費儘了心機,又抓質量又抓辦理,最後生絲質量總算稍有晉升,隻是跟江南比擬這點進步隻能算是杯水車薪,隻能持續在內部辦理上狠下工夫。

這個春夏之交統統都是如此誇姣,不管甚麼事情都辦得如此順利,但是柳鵬卻不會健忘姚玉蘭交代本身的事情。

除了這兩個登州府上麵的轄縣以外,丁宮與文秋宅為了本身的新位置,倒是給柳鵬來了一份不測之喜,也不曉得他們如何活動,他們竟然讓寧海州也同意在征夏糧的時候試收莊票。

鄭齊生一樣冇有健忘本年的春蠶,他朝著鄭家濟說道:“二弟,你這趟東三府跑下來,可有甚麼收成冇有?本年鄭家上高低下幾百口,就希冀著本年的東絲用飯了。”

疇昔因為有和豐倉的原因,以是全部登州的糧食都在蓬萊府城集散,而在莊票開端流行今後,因為龍口成了登州的金融中間,農夫新收與庫存的糧食都開端轉移到龍口來停止貿易,特彆是柳鵬搞了一個以糧生糧的打算今後,從和豐倉裡借了好幾萬石米豆出來,而這些糧食中的相稱部分都從登州出海轉運到了龍口,再從龍口轉運到登州各地。

即便如此,終究算下來不過“不虧錢”罷了,固然鄭家把持東絲買賣已經稀有十年汗青,稱得上家大業大,哪怕不收一兩生絲支撐三五年天然不成題目,但題目是鄭家家業的根本建立在生絲買賣之上,生絲的來源隻要一斷絕,鄭家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消幾年時候就式微下去了,到時候最多也就是臨清的繁華販子罷了。

至於柳鵬詳細如何調劑賦稅,又如何把收到的莊票兌換成實實在在的賦稅米穀,這統統都由柳鵬本身來賣力,歸正在一兩個月時候以內,莊票終究在登州這個小處所開端建立本身的信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