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旎嘯驚奇的是,間隔冊庫那半掩之門不過六七丈之處,竟佈下了層層精美的構造,若非他眼力過人,幾難發覺。
垂垂地,隻聞那邊傳來陣陣笑語,似是偶然之言,旎嘯遂判定後續無甚緊急,但心中疑慮卻愈發濃厚。
光陰荏苒,金戈鐵馬的金蒙之際,墨門再度調派精英弟子踏出廟門,欲一窺外界風雲。
然,亂世當中,仇恨難消,六國遺民對墨家的追殺從未停歇。數十載風雨飄搖,墨家弟子在流亡與反殺中耗損殆儘,幾近滅儘之境。
張主事輕笑,聲音中帶著幾分奧秘。
彼時中原北疆,外族林立,而墨門後輩,雖身負漢家血脈,卻因世代隱居,未曾親曆漢唐之亂世,那份身為中原後代的歸屬感,倒也淡薄了幾分。
“劉大人擺佈難堪,若直言於魯將軍,恐生波瀾,畢竟將軍脾氣剛烈,世人皆知。故而我等隻得暗裡相告,望諸位把總心中稀有,行事更加謹慎。”
他又俄然想到,既然到了這冊庫,不如去查探幾件事,趁便查一下梅花山莊是否記錄存檔。
旎嘯聽罷,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戲謔道:“你身為朝廷通緝之人,還怕多添一樁罪名?何況,我既有此意,天然早有計算,你且放寬解。”
這些構造,佈局鬆散,竟然是出自墨門之手。
李把總終是按捺不住,問道:“張兄,此人與我等巡查之事有何乾聯?”
他們投奔嶽武爺麾下,共圖興複大宋之偉業。然,天不遂人願,趙宋朝堂腐朽如泥,嶽飛將軍北伐之路,充滿了波折與鮮血,終至功敗垂成,更落得抱屈而逝的悲慘了局。
光陰悠悠,轉眼千年已過,墨家弟子彷彿人間蒸發,再無訊息。
何如,秦運短祚,僅曆十五載便轟然崩塌,天下再次墮入動亂。六國遺孤,貴爵將相,紛繁將肝火傾瀉於墨家,一場場血腥的捕殺悄悄上演。
誰料,恰逢百馬之變,朝局動亂,朱溫廢哀帝李柷自主,天下再次墮入紛爭與混亂當中。
他瞥向身邊的駱風雁,心中暗自考慮:莫非此事與駱家有關?
李把總聞言,神采驟變,如同驚弓之鳥,頃刻噤若寒蟬。
駱風雁見說,麵色不由微變,憂愁道:“旎嘯,擅入冊庫,若被髮明,便是連累九族之重罪,你我如何擔待?”
幸而成祖朱棣時,墨門終得朝廷重用,受命構築紫禁城,打造驚世之南洋寶船。
但是,恰是這份助力,也讓墨門成為了六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本來如此!”李把總恍然大悟,隨即又想起張主事前前的叮囑,“難怪張兄老是叮嚀我們巡查時,人在心不在,兩眼不見,兩耳不聞,卻又要巡查不竭,比以往更勤了。”
貳心中暗忖,此事蹊蹺,定有隱情。
數千年前,戰國烽煙四起,墨家以兼愛非攻之名,享譽天下,秦戈鐵馬,橫掃六合,墨家以其出色的聰明與技藝,成為了秦國撻伐天下的幕後推手。
半晌沉寂後,張主事抬高嗓音:“李兄,我偷偷地奉告你們,實在不但是錦衣衛和東廠的幾位大佬想派人進入冊庫,就連朝中幾位大臣也公開授意我家大人,彷彿是要查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