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餘年前,朱元璋介入中原,自家先祖暗中助力頗多。山莊三老口耳相傳,連絡梅莊文籍記錄,昔年先祖率眾弟子暗中襄助,雖建功勞,亦傷亡慘痛,致山莊不得不藏匿山林,養精蓄銳。
對此過往,旎嘯並無怨懟。
洞中步行之際,見得那遠處微光閃動,貳心中又是暗潮湧動:“難不成,出口就是那怪物地點的山穀不成?”
盤曲蜿蜒,近百步以後,終至秘境。旎嘯靠近石壁,耳貼藐小洞孔,似有潺潺水聲自彼端傳來。
半晌,他徐行至白骨前,一柄倭刀鮮明入目,刹時讓他恍然大悟——死人乃東洋人。
當今天下,大明表裡交困,自張居正身後,萬曆帝耽於聲色,朝綱漸弛,獨寵鄭貴妃,朝堂黨爭四起,派係林立。
念及此,貳心機電轉,莫非此地距本身墜崖,獲百裡雲歌相救之處不過百裡?
及至近前,果然是石壁岩岩,他昂首,隻見那石壁巍峨,直插雲霄,舉頭望天,峰頂遙不成及。
旎嘯瞠目結舌,回望對岸洞窟,已是一片烏黑,明顯崩塌無疑。
沿河而下,光芒不知從那裡來,唯借水波粼粼,往下流持續前行。
想到此處,旎嘯不免有些肉痛難掩,哀從中來。
他往亮光之處急奔,不時揮手拍碎掉落石塊。
觀四周,洞內石塊散落,一片狼籍,中心更有白骨數具,惹人諦視。
現在氣力大增,更是膽小,旎嘯未做遊移,便毅但是入。
他凝眸劈麵,思路翻湧,決定還是去一探究竟。
他倒吸一口寒氣,唇齒緊咬,暗自考慮,倘若當時本身身處劈麵山洞內,恐早已化為齏粉。
孰料,方行數步,這山洞轟鳴不竭,地動山搖,旎嘯隻感心中沉悶難受,隨即想到:如果本身困於此山洞當中,被埋此處,真是過分窩囊了。
見火線,黑影幢幢,如山巒隱現於迷霧之間,他身形一展,左足輕點,仿若淩雲踏虛,向那陰暗之處掠去。
現在他憶起,傳聞東洋婚禮喜著白衣,與中原冥婚有異曲同工之妙。
翻開一看,內裡是一鐵盒,他也不懼,直接捏碎,內藏灰黑油布一幅。
就在這時,那火光搖擺一閃,油布之上忽現一個淡影。
未行多遠,洞內氣象豁然開闊。他有些驚奇,隻見洞中幾角落燃起火來,而石壁數處不時有火燃起。
他不敢去多想,隻感背後涼意嗖嗖。
旎嘯心神劇震,撕布探查,公然有一物,隻見此物輕若蟬翼。
旎嘯細細探察,不久,在一枯骨旁尋得一布包。
更有甚者,聖上對東宮太子朱常洛嫌惡有加,置若罔聞,幸而幾年前冊立太子,稍安民氣。
油布伸展,乃是一幅古圖,他凝神核閱,漸悟其意,不由得好生心驚。
他身形一展,躍至十數丈高的洞頂,見一狹小裂隙,僅容半人,因而躬身徐行,步步探進。
他不時擊飛落石,躊躇幾分,便閃身入洞。
落到洞口,一股陰涼之氣劈麵襲來,旎嘯環顧四周,隻見洞口之上,怪石嶙峋,高聳尖角密佈,倒輕易上得去。
餘震未消,不時有碎石和斷枝如雨落下,危急四伏。
不久,他又是憶起一些事來。
提及日本倭寇,旎嘯不由肝火中燒,倭寇本地殘虐,無惡不作,用蛇蟲鼠蟻來描述也不為過。
圖案深深烙印於心,而後旎嘯靜坐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