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武將當中,怯懦者唯恐禍及己身,而有人則藉機攻訐政敵,特彆是東林、楚、齊、浙幾黨,更是藉此事肆意誣告,相互指責,肅除異己。
他忽又憶起,天明時分,東廠提督盧受與掌刑千戶於泰前來稟報,言及遼東追隨數年的那股奧秘權勢,或許正與旎嘯所查之人有關。
高穀陽聽罷,趕緊躬身領旨。
那綺夢軒中紅牌夢蝶,原是孿生姊妹,柳夢眉與柳夢芸,皆飲鴆而亡於內室當中。更有正西坊肉鋪吳半三,亦赴鬼域之路。
故而,他先前對旎嘯的各種不滿,刹時煙消雲散。
高穀陽聽罷,本欲提及當年西北之事,但又恐天子猜忌他與旎嘯過從甚密,便答道:“陛下,臣不敢妄言。起碼至今,臣未見他有可疑之行,不軌之心。至於將來如何,臣實難預感,還請陛下聖裁。”
他深知,昔日陝西之事,闊彆京師,恍若眺望高山之巔,雲霧濛濛,難辨真容。
念及此節,旎嘯心頭猛地一沉,隻覺寒意襲人,懼意油但是生。
高穀陽心中遲疑,曉得聖意難測,但旎嘯所贈之情麵天大,自當有所回報。
時至下午申時擺佈,百裡雲歌主仆,並韓夏、雲竹及其他幾山莊弟子,徑直奔回千陽門而去。
萬曆天子聽罷,神采微變,似有不信之意,此等滔天之功,何人願輕舍之?
與天子閒談數語後,他倉促離宮,先返六扇門換衣,隨後又急赴歡愉林而去。
而拂曉時分,歡愉林中一戰,斬儘韃虜,此乃天子眼皮底下之事,曆曆在目,清楚可辨,聖上心生防備,也是道理當中,豈能不然?
再說旎嘯,與三侍女共救傷者。所幸不久,關傲率數十名千陽門弟子趕至歡愉林,一同救治受傷的弟子。
他回想起盧受所報,通州一戰,千陽門傷亡百餘人,心中本有所顧忌,未料西北歡愉林一戰,其傷亡竟增數倍。
都城東西兩側暗敵暗藏,外族窺測,正如龍床之側,臥虎藏龍,萬歲爺豈能不怒?豈能不令廠衛完整清查?
回過神來,天子怒不成遏,當即命令,命錦衣衛批示史駱思恭,帶領兩千神樞營禁軍,前去香山,完整清查歡愉林及周邊香山、玉泉山一帶,以防暗敵躲藏。
回身麵對高穀陽,萬曆天子麵露哀思與可惜之色,緩緩說道:“死傷者,皆為我大明棟梁之材,雖出身三教九流,卻英勇恐懼,殺敵驅寇,皆為豪傑,皆為我大明忠良百姓。
天子對高穀陽的答覆非常對勁,微微點頭,複又問道:“那歡愉林一戰,傷亡多少?”
他深知,自此今後,諸多事件,還需官府、錦衣衛、東廠等朝廷權勢打前陣,梅花山莊則宜深藏不露,隱於幕後。
旎嘯心潮彭湃,思路難平。
又或者,時至現在,應向那九五之尊,稍露梅花山莊之事,方為上策。
他冷聲問道:“旎嘯緣何不隨你一同覲見?”
因而,他躬身低語:“陛下,駱家之事,枝節盤根錯節,牽涉甚廣,錦衣衛、東廠、乃至皇宮深處,另有我六扇門,皆有連累,暗敵之影不時閃現,且又高出三朝,曆經數十年。若論當下何人最宜查辦此事,非旎嘯莫屬了。”
高穀陽僅攜數騎,倉促奔赴都城,餘眾皆留原地。
就在不久前,高穀陽尋至旎嘯身前,一番言語,暗含機鋒。
沉吟半晌,天子問道:“高愛卿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