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世人皆懼天火門之威,不敢大聲反對,皆不肯做那出頭之鳥。
此等安排,令萬風山莊,莊主袁正陽心生怨氣,然懼天火門之威,隻能啞忍不發。
此等心機,各門派之主,天然胸中稀有,故而不會等閒派出妙手應戰。
話音剛落,中原武林中人紛繁瞪眼外族妙手,個個摩拳擦掌,蓄勢待發。而外族妙手則沉著自如,似未將中原武林放在眼中。
旎嘯輕笑一聲,暗內省看少林、武當之人。
旎嘯聞此,不由眉頭輕蹙,心中暗想:這天火門倒是給了天下群雄一個報仇雪恥之機,卻不知此番武林大會過後,將有多少江湖中性命喪高台。
更有諸多門派及外族妙手,欲待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待武林盟主之位落定,再號令天下。
台之兩側,各設二十餘桌椅,茶香果碩,坐者,皆為武林名譽的門派首級,或三山五嶽的高士。
貳心中並未思疑天火門的動機,欲稱霸天下,不擇手腕,此乃常理。何況拳腳無眼,死傷不免,也是江湖常態。
然天火門權勢日盛,加上少林與武當,及吵嘴兩道之首萬風山莊和碧龍幫的放縱,導致武林殛斃四起,諸多武林中性命喪鬼域。
一人若能連勝三場,便可退下,進級下一階。而兩邊若過三十招或逾一炷香時,則皆淘汰出局。
故而,黃宗此話一出,即遭吵嘴兩道的諷刺。
旎嘯再望遠處萬風山莊莊主袁正陽,一臉憂色。
天火門作為東道,門主黃宗躍上高台,目光炯炯,聲若洪鐘。
數名天火門弟子登台,將時文屍身拖下,也不擦拭台上血漬,隻對明孫成微微施禮,便下台而去。
不過十數回合,那明孫成忽地閃至時文背後,一掌擊厥後腦,時文慘叫聲未及全出,已然腦漿迸裂,屍身寂然倒下。
言罷,台下頓時一片沉寂,唯天火門弟子齊聲高呼,其他武林門派之人,或三三兩兩應和,陣容稀少。
一方若斃命,其門派可再遣人下台複仇,但嚴禁群起而攻。
“望諸位能放下昔日恩仇,摒棄流派之私,共襄此盛舉,選出一名真命武林魁首,佑江湖以安寧,澤被百姓!”
場上,三座高台巍然聳峙,彆離對應“天”、“地”、“人”三級比武。
此武林盟主之位,少林、武當自是偶然爭搶,因兩派皆知,不管誰登此位,也不敢等閒開罪於己。故所派之人,不過做做模樣,然也不怠慢,以免無緣無端獲咎了天火門。
此景更使明孫成對勁不凡,於台上踱步,滿眼掃視群雄。
世人回過神來,有讚者,有罵者,也有不屑之人。
明孫成深吸一口氣,對來人冷聲道:“時文,想不到你竟下台尋死。昔日我師父能斬你師父,本日我也能如他普通,取你性命。”
明孫成右腿微撤,雙掌齊出,轟然一聲,身形蹬蹬後退數步。觀者皆驚,不知此台何故能接受如此巨力。
數千人皆倒吸一口寒氣,場中頓時沉寂無聲。旋即,不知是誰,竟暴喝一聲:“好!”
那豪傑帖上早已言明,下台比武,存亡非論。於天下豪傑麵前,手刃仇敵,報仇雪恥,豈不快哉!
旎嘯心知肚明,那明孫成為七星幫之人,屬武林白道;而時文師出絕地峰,乃黑道中人。袁正陽身為白道首級,自是心生幾分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