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大結局上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天子可有恩於人臣,人臣不成有恩於天子,今晚你拿出列朝實錄,將劉健,楊廷和,徐階,高拱,張居正的事好都雅看,再好好想一想,就明白朕的話了。”

林延潮點了點頭。

當初彈劾潞王,拉武清侯上馬,逼李太後還政,殺寺人馬玉,舉燭焚詔,複張居正名位的阿誰林延潮到底哪去了?

但見是秉筆寺人陳矩入內出去,三人先看他神采但見無恙,都是鬆了一口氣。

二人走後,林延潮問道:“這二人的話可托否?”

但遵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端方,之前宗室後輩的事是按(大夫)這個品級由禮部來管,但現在上呈至刑部,就是籌算按庶人來辦了。

現在一併來至相府,各個麵帶笑容,乃至定國公徐文反璧是抱病前來,由其子徐廷輔一起攙扶著,嘴上說是‘認認門’,實在請林延潮今後多看顧看顧。

張維賢都是道:“有次輔主持國事,滿朝高低都倚如泰山,我們另有甚麼不放心。”

眾大臣們群情了一夜,還是精力抖擻,籌辦持續再打戰好幾個回合的模樣。

閣吏都給三人鋪好了床及厚被子,但三人卻無一人會在徹夜在這裡入眠。

不過畢自嚴等數名官員倒是不滿林延潮息事寧人之所為,上疏去官。

“你必定會問,朕為何本日教你要君臣共治,現在又出爾反爾。朕問你一句若你當天子,壓得住林延潮這幾位輔臣嗎?”

行至啟祥宮前時,但見司禮監田義,秉筆寺人陳矩,英國公張維賢等都站在宮門前,三人見了林延潮一併躬身施禮。

天子幼年時在屏風中數扇畫下天下十三省之輿圖,左數扇書文官職名,右數扇書武官職名,一旦上麵的官員有升遷當即更易。

就算天子要懺悔,也要問一問在場官員們承諾不承諾。

現在天子嘴唇慘白,側過甚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緩了緩地抬起了手。

此事對林延潮而言似料想當中,但似又在料想以外。

當下無話,到了中夜時,三人都喝了一碗參茶,持續強撐下去。

“回稟父皇,幾位勳臣與王世揚今晚守在西山。幾位輔臣宿在隆宗門外侯旨,其他廷臣都在宮裡宿直。”

輔臣薛國觀因納賄被殺,但誰都曉得真正要他命的不是這點。當時明朝山窮水儘,朝廷冇錢,他向崇禎說了一句‘在外群僚,臣等任之;在內戚畹,非專斷不成’,此舉犯了公憤。

對海瑞這些官員而言,天子不但單是一小我罷了,他是全部國度的意味,他代表每小我抱負中那純粹的煌煌大明。

錢謙益聽林延潮之言不由瞠目結舌。

正門石坊向北處謄寫著扁石青地金字聖本肇初,向南處則書元德永衍。

於道之之前是封疆大吏,曾任薊遼總督,現在是堂堂右都禦史,都察院中二扼守。二品京堂代表朝廷去措置楚宗大案,眼下竟然活生生被打死。

“三位老先生,大事不好了,皇上他……他龍體不豫。”中使垂淚哭道。

林延潮聞此吃了一驚,海貿這才鼓起,貿易貿易起步之初還達不到‘蠶吃人’的境地吧。但言官們仍以為海貿乃重弊,必須全麵拔除,持續回到河漕的重心來。

萬曆三十年上元節。

乃至畢自嚴還在與官員們小聚時出言,林延潮自主政以來,廢礦稅廢不成,革漕弊革不成,措置宗室等等,行事皆倒黴索,雷聲大雨點小,高高舉起悄悄落下,一味求中豈能得中,乃至操縱公論清議打擊政敵,轉手自固權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