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大結局下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林延潮點點頭道:“準了。”

……喪禮遵舊製,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官方音樂嫁娶,宗室親王藩屏為重,勿得擅離本國。各處摠督鎮巡三司官處所攸係,不準擅離職守,聞喪之日,止於本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官員並免進香,詔告天下鹹使聞知……”

一日以內,從高位退下成為布衣百姓,還未好好的細想。

“但是慈寧宮與我等朝臣並不敦睦,”沈鯉向林延潮道,“非常之時,當用雷霆手腕!”

遠遠的一群從義學裡退堂的蒙童們,正整齊齊截地躬身向夫子施禮。

蓋愆補過允賴先人,皇太子聰明仁孝睿德夙成,宜嗣天子位,尚其修身勤政親賢納諫,以永鴻圖……

王恭妃看了暖閣一眼道:“林先生是先帝所托的顧命大臣,就統統聽林先生的意義。”

現在統統都疇昔!

二十一年正月,王錫爵還朝,遂為首輔,以三王並立旨下禮部。延潮焚詔拒之。錫爵迫於公議,追寢前命。

林延潮聞言麵上倒是波瀾不驚地模樣,淡淡隧道:“臣謝過皇貴妃。”

上元節時百官朝賀的一幕,彷彿還在昨日,但眼下倒是門庭蕭瑟。

太子麵色漲紅,不過曉得現在需推讓一番。

穿堂風吹來,殿上放開的書卷,隨風翻動了數頁。

鄭貴妃轉過甚來瞪眼林延潮。

這彩虹屁拍得倒是挺舒暢的。

王皇後,王恭妃皆被尊為皇太後,太子妃郭氏冊立為皇後,本來極其得寵的選侍李氏,因與鄭貴妃乾係密切。泰昌天子即位以後,也是將她冷淡。

泰昌天子另命令大赦天下,同時罷去礦稅,至於織造燒造儘數廢去,同時規複經筵日講早朝郊祀告廟,幾近每日都要訪問輔弼重臣,劈麵籌議國事。

林延潮沉吟了一番道:“此事不急,先把太子請殿外來。太子安危纔是最要緊的。”

新君負手踱步道:“陳伴伴,你去奉先廟將先帝的遺詔取來,然後燒去。”

群臣以太子為中間拜伏在地,太子不容多想已是黃袍加身。殿內王恭妃扶門望此一幕,有等苦儘甘來的欣喜,至於鄭貴妃則轉過身去幽幽一歎,在福王攙扶下緩緩走進宮中。

落日落山,現在城門皆是要出城的百姓。

但見禮部尚書於慎行當眾宣讀天子遺詔。

林延潮拜彆後,新君沉默好久。

貨棧裡商賈們正拿著交割貨色,朝鮮的紅參,倭刀倭器等琳琅滿目陳於櫃檯之上。商賈們兜裡一大把萬曆銀錢,拿起來時叮咚有聲。

林延潮向皇太子施禮道:“太子殿下之賢明仁孝,此為天下所共知,將來在朝必為複興我大明兩百年之帝王。”

眾官員當中,唯獨顧憲成未得起複的聖旨。顧憲成聞之大笑,對著門生們言:“林侯官忌吾也!”

太子卻道:“孤哀思之際,得空思此。”

“先生字字嘔心瀝血,朕受之,”新君合上奏疏道:“來人,召沈鯉,朱賡,於慎行,孫承宗來見!”

但見昔日門庭若市的宰相府邸,本日卻顯得有幾分冷僻。

新君想了又想,然後又道:“那沈卿,朱卿以後呢?”

林延潮看了王安一眼笑了笑。

士子正色道:“聽聞有恩旨,免了百官相送,官員們聞訊去他府邸攔駕時,早已是走了。我等都是國子監的門生,豈會騙你不成?”

孫承宗說完飲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