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聽遼東大捷,眾翰林都是一併站起家來道:“遼東又傳捷報?快細心說來!”

“下官謝光學士諒解。”

就在林延潮思慮之際,一名內閣吏員來翰林道:“遼東大捷,幾位閣老要諸位大夫停動手頭之事,當即擬一首祝捷詩獻給陛下。”

但是設立寬甸六堡,朝野高低一向爭議不休,很多人以為設立了守不住,但在總兵官李成梁以攻代守的主張下,張居正點頭決定支撐。因而萬曆初年開端李成梁在寬甸火線一麵修堡,一麵率明軍與蒙古土蠻部,建州女真部環繞六堡展開多次大戰。

眾翰林們群情道。

當然李成梁在火線打了勝戰,當然可賀,但是我們也要會寫得好纔是,本身詩才也就普通般,看著同僚們一篇篇寫完,心底好似貓爪擾心。(未 完待續 ~^~)

不過可惜林延潮寫詩的程度也就擺在那邊,還是寫這等歌功頌德的文章。

“你我不消希冀了,你冇聽出嗎?本日朝房裡,次輔已是指定三位申閣老的弟子了。”

當然這動靜傳至內廷,天子絕對是喜不自勝的。翰林院官員天然當寫一首詩來賀捷。

陳思育擺了擺手道:“先不要謝得太早,以往輪值內閣翰林的人選,由本學士會擬三人名字題請內閣,最後內閣裁定此中二人,你雖在這三人之列,但也不敢說必然能入文淵閣的東房辦事。”

張懋修淡淡地笑著,但這話裡有話的意義,誰聽不出來?

彆看翰林院裡都是文弱墨客,但我們讀書人也有赤忱汗青之誌,國度在火線打了勝戰,翰林們都是衝動不已,熱淚盈眶啊!

李成梁連戰連捷,這一下又傳捷報,完整穩固了明軍在寬甸六堡的上風,在遼東站穩了腳根,眼下八年的心血終有了回報,翰林院裡眾史官們都是鼓掌喝采。

張懋修不由笑了笑,“真但願到時候宗海,也能有這般通達表情。”

不過林延潮曉得最後另有變數,因而稱謝過後,向陳思育辭職而出。見林延潮出門去了。而陳思育方從袖中拿出林延潮方纔所寫的文章又重新看了一遍,滿臉都是歡樂之色。

永奠堡乃是寬甸六堡之一,設六堡於此,不但扼住了遼東女真南下的通道,還可拓八百裡邊境!

張懋修聞言一笑道:“宗海真君子矣,實話與你說,以占他總纂大明會典。已是無緣入值內閣,故而隻要你我二人有這機遇,莫非你真的一點也不動心?”

林延潮心想看來這張懋修是要與本身爭這輪值內閣的差事,但是他爹是張居正啊,當朝首輔,如果他真成心與我爭,我勝算很低啊。

“好一個但行功德,莫問出息,受教了。”張懋修拱手一揖,然後拂袖而去。

陳思育這麼說,也就是三人裡最後還是要有一人刷下來的,這個決定權在內閣手中,不過本身既入名單之列,已有三分之二的機遇了。

林延潮拿起公案上的書,翻了幾頁,心底想說我動不動心,關你甚麼事,我招你惹你了,咄咄逼人乾嗎?

見陳思育將本身的文章揣在兜裡,林延潮冇發覺一貫高高在上的陳思育,竟然也有這麼無恥的一麵,黑了本身的稿子,的確是禽獸啊!

眾翰林們都是點頭,輪值內閣的機遇不是大家都有,現在檢驗廳裡,大部分翰林都冇有輪值過內閣,乃至在翰林院平生都冇有輪過入值內閣的翰林也有幾人。相較之下教習內書堂倒是輕易一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