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兩名寺人將明黃色的聖旨一寸一寸展開,呈在禦桌上,小皇子用寶璽在聖旨上鈐蓋。(未完待續。)

小天子點了點頭道:“申卿所言極是,前人雲,一言可興邦,文章可華國大抵就是如此吧。”

聽了幾位大臣的馬屁,年青的小天子頓時龍顏大悅。小天子暴露懷想的神采道:“當初他在金鑾殿上說得那句地瘠栽鬆柏,家貧子讀書,朕一向都記取,隻是有半年冇聽到他的名字了,他本來已是到文淵閣誥敕房供事了。”

小天子初履大寶時,也學得唐太宗這個彆例。

幾名翰林聽了都知天子說錯了,但都不敢改正。申時行笑著道:“是啊,陛下這林宗海不日便可輪值誥敕房了。”

眾寺人們都是訝異,天子這屏風上記的官員名字,也不過十幾人罷了,並且最低的也是四品官,林延潮一名從六品修撰也寫在上麵。

汗青上唐太宗有將首要官員名字記在屏風上,並寫下這官兵事蹟,以便將來升遷所用。

張居正厲聲改正:“當作勃字!”

申時行與幾位日講官不是冇聽過,之前輪值翰林草擬的聖旨,被張居正一道道打返來的事。

天下唯有一人能夠詔告大明億萬子民,那就是天子,這是無人能夠僭越的權力。

寶璽匣子呈於殿上後,將黃緞罩翻開,黃隆從匣子裡取出寶璽,印了朱泥,置在禦桌一角。

主講官朱賡也是出班,臉上有幾分衝動道:“陛下此詔可謂明霸道而正國體矣。”

黃鳳翔,許國二人也是一併道:“陛下,此詔可用之。”

聖旨一篇唸完,王家屏就當即出班道:“陛下。此詔彰足以顯我大明仁威之名,遠播萬裡!”

小天子聽完亦是震驚不已,方纔的打盹之意都冇影了。心底隻記得聖旨裡一字一句錘進心底的詞句,如許文章是好,但究竟好到甚麼境地,他不清楚。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翰林侍讀朱賡在那為天子講授。

小天子聽了道:“此人的文章,朕要用之,拿筆墨來。”

“陛下,這是中書科送來的聖旨。要在獻俘大典上詔告天下臣民的。”

日講官修撰王家屏,修撰黃鳳翔,侍讀朱賡,國子監祭酒許國,正順次為天子進講孟子。

這是天子平常經筵與日講之所。

待朱賡講完後,這時候司禮監寺人孫隆捧著一卷聖旨,來至了殿上。

申時行向小天子見禮道:“回稟陛下,臣覺得此詔可振民氣,奮民氣,揚國威,驚蕃邦。”

中書科所呈聖旨,用明黃色綾錦所製,上繪祥雲瑞鶴,擺佈都呈玉軸。

當時張居正聲色峻厲,嚇得小天子錯愕失措,差一點從龍椅摔下來,連一旁奉養的大臣對於張居正嗬叱天子之舉,也無不大驚。

文華殿與武英殿相對,都位於外朝。

孫隆道:“回稟陛下,並非是張先生寫的,聽中書科的人說,替天子視草的是翰林院修撰林延潮。”

“請陛下跟著微臣念一遍。”

小天子向孫隆問道:“此文是哪位翰林所視草?莫非是張先生親筆?”

小天子挺直背,麵前禦桌上就是所講的孟子之書,主講官朱賡與本身隔著一張桌案,手持金尺劃著書上所講讀之處為天子進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