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當下林延潮與陳振龍談天,說一些外洋風情。

在小冰河期之下,一貫是夏季不見雪的閩中,也是下起了大雪。

天下群眾當下也被林延潮代表了一會,陳振龍似感覺林延潮話有點誇大,笑著道:“彆說得這麼大,不過是跑一趟呂宋的事,算不得甚麼難事,但是這地瓜若真有賢弟說得非常之一奇異,就算天涯天涯我也會去。”(未完待續。。)

林延潮笑著道:“並非如此,此物傳聞俗名為‘地瓜’,我們閩地山多田少,地裡又多是紅土,紅土種莊稼收成不可,但種這類地瓜卻有奇效,再瘠薄的地也能種得活。傳聞番鬼都拿之當寶貝一樣看,不準外人攜此物出海呢。”

聽了林延潮的話,陳振龍霍但是起,讀書人最經不得的就是名留後代的引誘。

省會墮入寒冬。

因而鄭寬去庫房檢察,確認所謂‘倭刀’,正如林延潮的訟狀上所述,非常可疑,是形似‘琉球刀’。

看著一盤子銀錠,林延潮不由道:“兄長,你不是把銀山搬來了吧。”

正待這時琉球貢使所乘貢船,從閩安入港,鄭寬請琉球貢使來辨認。貢使最後辨認出,這些人全都是琉』☆,球船民,就此本相明白。

因而鄭寬與海防督捕館對證,成果海防督捕館矢口否定,一口咬死說就是在海上俘獲的倭寇。

陳振龍聽了笑著道:“冇推測延潮你對這些番人的吃食也感興趣啊?”

但見他在房內踱步,對林延潮問道:“賢弟,你說得阿誰地瓜,真有這麼奇異?”

上麵兩人相聊,聊著聊著,陳振龍與林延潮道:“賢弟,你我是兄弟,有些話,愚兄也不瞞你,愚兄家裡,做得是通海的買賣。算得是一方海主,這本地裡。有百十條船聽我差遣。”

漳州是大明獨一海關地點,不從那走。就是私運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此千真萬確,兄長,你也知我言不虛發的,隻要此事能成,數年以後,我們全閩百姓必日日唸誦你的恩德。”

林延潮道:“是啊,如果有在呂宋見得,想體例將藤苗運回閩地來,我們可推行蒔植,如果碰到大旱大饑,此物可活萬民啊,這乃造福故鄉百姓的功德之事啊,陳兄能夠憑此名垂千古啊。”

林延潮點點頭道:“既是如此我替全省,不,全天下的百姓感激你。”

倒是得救的三十餘琉球船民,免除大難後,對鄭寬是戴德戴德。為感激鄭寬的拯救之恩,在琉球建廟泥像奉祀,敬若神明,這已是後話了。

“那裡都跑,上至琉球,下到呂宋那裡都有跑,那裡有錢往那裡跑。不過就是不從漳州府那走。”

這一個很悠遠的動機,在林延潮腦筋裡閃現,看著麵前陳振龍,非常年青,本身是不是能夠給他一點方向呢,或許有一日他能與李旦普通在這水域混得風生水起。

陳振龍笑著道:“本來是帶銀票來的,不過我們信不過那些票號,還是拿現銀的實在,賢弟這些銀子不值一提,我重的是我們的友情。”

林延潮聞言問道:“那可很多,都跑那裡呢?”

林延潮道:“我還隻是個秀才呢。你就這麼信我?”

不過這事對現在林延潮和陳振龍而言,都還是太遠。

陳振龍道:“我當你兄弟,既是如此,還是敞開來發言痛快,今後我和我的兄弟如果犯了甚麼事,還希冀你給我照顧著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