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林延潮道:“不敢,我有一個膚見,你看編一出新戲,重新譜曲如何?”

除了時文,經史子集以外,林延潮也會挑書坊裡賣的最好的買,如王陽明弟子所寫的傳習錄,傳習續錄,湛若水的湛甘泉集,心性圖說,王世貞的四部稿,以及羅汝芳講會錄等等都買上一本,拿回家看看。

“茶水,糕點,園子。”

謝肇淛趕緊道:“延潮兄,此梨園子是我和父親的心血,你如有甚麼高見,固然說出,我們父子倆感激不儘。”

謝肇淛大喜道:“哪三處?”

除了書社林延潮就是逛梨園,隔個兩三日就要去一趟,當然這一日如果冇有去棋社,冇有去垂釣纔去的。

林延潮笑了笑道:“都還好。”

淩晨林延潮也會去河邊漫步,偶爾坐在河岸旁的榕樹下,看幾個老叟對弈。林延潮上一世下棋的程度不如何樣,但好歹也是看過幾屆春蘭杯的。這幾個老叟的棋藝,林延潮感覺能夠讓他們三個子了。

“實在這錢塘班在園子裡搭戲台半年多了,一向入不敷出,近一個月以來,虧損甚多,憑著家父先前為官時的積儲,實已是很難保持下去。有人勸我,將梨園子搭在北裡那,演些淫俗之戲,我卻不肯。這梨園子裡文娟、玉翰、芝卿、長君,放在杭州的梨園子,也能演上旦角,常日唱戲都是給儒生看的,如何能去北裡娼巷裡去擺台,那不是自賤嗎?”

謝肇淛將茶碗揭開一半,神采一僵。林延潮趕緊道:“謝兄,是我講錯了。”

這天林延潮讀了一日昭明文選,下午作了幾篇文章後,早晨就去河邊聽戲。

林延潮也聽戲友說,這儒林班是一個致仕官宦開設的,因這官宦喜好聽戲,故而本身野生了一個三四十人的大梨園子。但這官宦致仕後,囊中羞怯,又不肯將這大梨園子裁掉,因而就問老友借了個園子,將這大梨園子取了個錢塘班的名字,在園子裡唱儒林戲賺些錢來補助。

“傳聞此人會試中式板上釘釘,但他卻言要取狀元,故而特地不插手來歲的會試,在家讀書,待三年後再一舉奪魁。這《紅泉逸草》是他第一部詩集,是拿著車馬未到,先名動兩京的籌算,早都售得一空,洛陽紙貴,眼下省會讀書人不讀之都不美意義出門,勸兄台你還是買一本吧。”

林延潮當下也非常憐憫道:“儒林戲是很好,但彈得都是中正平和的曲子,不免曲高和寡,如許也是罷了,但不該的是你們唱得是正音(官話),而不是本地閩腔,如許販子百姓就不愛聽了,不如讓你的梨園子,習閩腔來唱戲,不好嗎?”

走在河邊時林延潮喜好看彆人遛鳥,偶然候也會帶上魚具和書袋,走到河邊的樹蔭下,將釣竿一丟,放在那垂釣,本身往那慵懶地一躺,拿啟程文大集在那背書。

一坐就是一個下午疇昔,偶爾烏篷船從麵前緩緩掠過,初夏的輕風,吹得人熏熏然,魚也冇釣到一兩隻,但林延潮卻有滿載而歸的高興。

春日乍短,三四月一過,氣候就酷熱了起來。

1湯顯祖啊!就是寫牡丹亭的大大啊。臨川公然是出才子處所,王安石,曾鞏,陸九淵,近代另有羅汝芳,湯顯祖。因而林延潮也是不能免俗地買了一本《紅泉逸草》。

晚明販子間的餬口,真是豐富多趣。江南物產豐美,又兼朝廷給了士大夫最大優厚,令他們能夠落拓地享用如許的餬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