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109章 訴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就如許,到了崇禎十四年底,寧遠到鬆山之間,鬆山周邊雄師的的糧道完整斷絕了,不但陸上的餉道被韃子斷絕了,海上的糧道也被斷絕了。

除了這一點缺點以外,筆架山屯糧城間隔錦州城、鬆山城,還是太遠了一點。

可實際上,筆架山間隔錦州城差未幾有六七十裡地遠,即便是間隔鬆山城的南門,也將近有五十裡之遙。

說到這裡,郭小五歎了口氣,接著說道:“現在老爹老孃都不在了!就是登州城被孔有德、耿仲明這些大漢奸、王八蛋、白眼狼給占了的那一年,除了大姐和我,其彆人都冇了!

總的來講,把朝廷好不輕易征集運送過來的多量軍糧存放在筆架山,的確就是自縛手腳,自討苦吃,乃至就是本身作死。

那麼,到了崇禎十五年春的時候,也就不會再產生九邊精銳在關外全軍淹冇、一戰儘失的悲劇了。

崇禎年間的春三月,類於人們後代的農曆三月或者農曆三月,如果換算成陽曆的話,應當是陽曆的四月了。

當然,楊振曉得本身底子冇法禁止這統統產生。

這個時候,不接招就是高招,一旦接了這個招兒,就已經輸掉一半了。

“大姐是因為之前就嫁到外埠去了!小的則是被之前被耿仲明的步隊給強征了壯丁,當時就在登州的海軍裡做著雜役!要不然,能夠也冇了!”

楊振冇有想到,他本身隨口一問,倒是獲得了這麼一個答覆,當下從榻上坐了起來,對郭小五說道:

郭小五說到這裡,彷彿想起了疇昔的舊事,歎了口氣,不再說話。

楊振本身之以是在這個題目上這麼糾結,實在是因為屯糧城的位置,或者說轉運糧草的位置,實在是太首要了。

即便他不能從團體上竄改第二次鬆錦之戰的結局,他也要儘量竄改鬆山城的結局,或者起碼給將來的洪承疇供應一個分歧的挑選。

因為在楊振他們報送給寧遠城的第二個捷報內裡,楊振但是送給了他一份大禮。

從筆架山轉運糧餉到鬆山,這個路程到處都是傷害,步步都有殺機,極不平安。

成果韃子軍隊一打一個準兒,直接打在了洪承疇雄師的死穴上。

這是它的長處。

而他現在獨一能做的,就操縱本身先知先覺的上風,儘力以赴地去竄改第二次鬆錦之戰的結局。

如果崇禎十二年就早早地放棄錦州城,也就不會再有厥後的錦州被圍,然後不得不集結九邊精銳,前去救援錦州這檔子事兒了。

“回大人的話!小的是登州人氏!小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倒是多,大姐、二哥、三哥、四姐,另有小的老爹老孃,當時也還在!”

楊振問話的時候,郭小五正在一邊兒台階上坐著,經心打磨著一把腰刀,聞聲楊振的問話,他趕緊答道:

如果韃子不曉得這個奧妙,或者說不曉得筆架山一帶潮汐的規律,那麼統統都還好說,筆架山的這個缺點乃至能夠成為它的另一個長處。

有了它,大明朝固然看起來儲存著進取遼東的一線但願,但是當時的大明朝,實在已經冇有了在遼東主動進取的氣力。

這個時候的三月中旬,大抵相稱於後代的四月中旬前後了。

但是,一旦到了兵凶戰危的戰役期間,筆架山的地理位置倒是一個嚴峻的缺點,而這個缺點又是它的統統長處都彌補不了、抵消不了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