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235章 不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振和張臣乘坐著一艘劃子,一邊聽著槳聲嘩嘩隱入河麵的霧氣滿盈當中,一邊回望著來時岸上的火光長龍,心中充滿了光榮。

多鐸此人脾氣也急,火氣也大,突然傳聞了這個動靜,的確是暴跳如雷,立即就要扔動手中的差事,帶人趕往蓋州濟急。

實在到了此處,也已經無所謂了,楊振一行人都是韃子鑲白旗的衣帽盔甲,騎著本就是從韃子手裡搞來的戰馬,誰也認不出來他們會是方纔打了蓋州的明軍明將。

“田莊台這裡大劃子隻不過幾十艘,其他上千艘吵嘴艦船,都泊鄙人流十幾裡處的一處湖麵鐵錨灣水域!那三五百艘,能帶走,能修複的,都在那邊!

此時三岔河東麵間隔河岸不遠的門路上,韃子領軍南下的主帥,恰是可巧行經牛莊的滿韃子十王爺多鐸。

就在數日之前,韃子和碩豫親王多鐸,剛領了韃子偽帝黃台吉的旨意,離了盛都城,路子遼陽、海州,籌辦一起去往三岔河口一帶,也即大遼河口一帶,預備整飭河營河防,在此選址籌建炮台。

這兩小我一個叫仇廣義,一個叫郭增福,都是仇氏兄弟的親信部將,此中姓仇的,與仇震海是同宗本家,姓郭的則是仇震海的小舅子。

卻說多鐸急如星火普通地領著四千人馬,從田莊台對岸下流兩三裡處的一個燒燬船埠四周,奔馳而過的時候,他涓滴也冇有留意到,就在此時,黑黢黢、霧濛濛、一燃燒光也冇有的河麵之上,竟然有幾十艘載著仇敵的船隻,正悄冇聲氣地靠上了對岸。

當年仇氏兄弟所部被尚可喜拘繫以後裹挾著投降後金,他們也都在被拘繫之列,以是到了這邊以後,仇氏兄弟的心機他們也是心知肚明。

“大人!明天早晨隻得委曲大人和張兄弟在這裡姑息安息一下!取了家眷族人,撤離此地倒是好說,可網羅四周大劃子隻,倒是不易!

人馬少而精的好處就在這裡,不管是打擊,撤退,還是埋冇,做甚麼都能夠很乾脆,很麻溜利索。

當年的遼東都司,也曾在這個處所派駐了一批兵馬保衛,修建墩台房舍,將之歸入到了遼東都司城堡墩台防備體係內裡,田莊台的台字,就是這麼一個來源。

就如許,多鐸領命來了遼南,昨日傍晚剛到牛莊驛,未猜想明天上午,他就接到了海州鑲白旗昂邦章京伊爾登的告急軍報,說是由鑲白旗駐防的蓋州城,竟被一股假裝成了鑲白旗人馬的海盜團夥瞞天過海奪了下來。

若如此,那可真是永無寧日了。

就算這個時候,他們在通往田莊台的門路上橫著走,趕上了誰,誰也不敢多說多問甚麼。

本身這點人馬,即便有燧生機槍,那也無濟於事,因為在絕對的氣力麵前,統統技能都不過是花拳繡腿罷了。

與此同時,這天上午,豫親王多鐸又以韃子鑲白旗旗主的身份頒令,征發海州各地駐防的八旗牛錄以及散居莊屯的披甲人,自備馬匹軍器,趕赴牛莊集結。

很快,楊振等人下了馬,跟著仇震海進了這處宅院。

不管如何看,此時的田莊台,都不過是大遼河西岸郊野平原上的一個不起眼的靠河軍屯罷了。

所謂的二進院正房,也不過是一排麵闊五間、進深兩間的青磚瓦房,中間是正廳,兩邊一東一西,各有兩間打通了的屋子。

當然了,在明朝萬積年間之前,這個遼南的水陸交通關鍵,南北海運商貨的集散地,也曾經繁華過一段時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