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362章 都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是鑒於前次你部得救鬆山、錦州諸城,以及本次渡海反擊敵後,皆有借勢海軍的處所,依著聖上和兵部的意義,袁副將所領覺華島海軍,此後並受楊總鎮節製!這個旨意,本欽差已在寧遠,向方撫院、督餉袁郎中,以及覺華島袁副將宣讀過了!”

“並且,自當年皮島淪亡,東江鎮煙消雲散今後,山海關外再有兩總鎮之設,這份皇恩浩大,更是不容孤負,你可要好好體味此中深意,好自為之啊!”

鬆山城諸將的升賞任命結束以後,楊朝進持續說道:“依著聖上和兵部的安排,袁進袁副將,此後仍領海軍駐防覺華島,首要擔當朝廷遼餉轉運的職司,首要仍歸朝廷督餉郎中節製批示。

不過,崇禎天子能夠讓覺華島的海軍並受本身的節製,說實話,這個倒是有點讓楊振感到喜出望外了。

當下,楊振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先是又一次謝過了天恩浩大,然後衝著楊朝進和方一藻一躬身,說道:

此中的那些輕重緩急,也都是顛末端他的一番謹慎思慮以後做出的決定,再顛末張若麒的手上報到兵部去,自是毫無不測。

這此中的纖細不同,世人嘴裡不說,但是心中都稀有。

如果然的搞出一個全新的東西來代替它,估計一時半會兒,乃至有能夠三年五載,先遣營的上高低下恐怕也接管不了。

這就像普通外出督師的文臣都要掛個兵部尚書的頭銜一樣,大部分鎮守一地的總兵官,都會有一個左都督、右都督或者都督同知的頭銜。

楊振本是遼東都司廣寧後屯衛的世襲批示使出身,這個世職已經很高了,上一次率軍得救鬆山今後,因功擢了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這一回又從掛名的都督僉事,變成了掛名的都督同知。

楊振聽了方一藻的話,想起周瑜這個三國演義裡馳名的都督,一時有些啞然發笑,心想,本身竟然也有被叫都督的那一天。

對於袁進,包含袁進把握的覺華島海軍,以及袁進背後的朝廷督餉郎中袁樞,他當然是要拉攏的。

楊振想著這些,正要點頭承諾下來,卻聞聲楊朝進在一邊點著頭說道:“倒也是。如果錦州祖總鎮在乎,那就以都督相稱吧。不過這麼一來,倒是委曲了漢卿你啊!”

那麼,在這類環境下,崇禎天子以及朝廷大臣這麼捧他,把他汲引到與祖大壽並列的職位,到底安的是甚麼心,實在不好說。

但是獨一榮銜而無實任的都督,到了明末的時候,那真是多了去了,但凡是一鎮的總兵官,總會有一個都督的榮銜。

“楊公公,撫院大人,楊振承蒙聖上和陳本兵錯愛,竟以微末之功,得授朝廷征東前將軍之印,並被委任鎮守鬆山遼東本地等處總兵官,此乃天恩浩大,楊振自是不敢不受。

大明朝五軍都督府裡的都督很多,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都能夠尊稱為都督。

或許,京師朝堂的君臣們,隻是想藉助本身的力量,來製衡或者消解祖大壽及其所部遼東軍這個威脅吧。

但是,在寧遠任職的時候越久,他就越是深切地熟諳到,鬆錦防地,包含鬆錦防地背後的關寧防地,一時半會兒底子離不開祖大壽。

不過,他再一想,卻發明這麼個叫法,既與普通總兵辨彆了開來,顯出了本身的身份職位不凡,又製止了與祖大壽的總鎮大帥並稱的忌諱,倒是一個恰當的叫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