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367章 拍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了它,滿韃子的重炮陣地就隻能設在鬆山守軍棱堡炮台的有效射程以外。

北門甕城之上,也有金國鳳之前擺設的幾門大將軍炮,大將軍炮居高臨下的射程,也能覆蓋到河岸邊,但是畢竟冇有重型紅夷大炮的能力足啊!

朝鮮他們當然傳聞過,但是對馬、長崎又是甚麼地處所呢,這些地點,他們聽都冇聽過,但是楊振卻張口就來,並且彷彿還很體味的模樣。

“如果朝廷撥給的紅夷大炮充足多,我倒是但願在每一個棱堡,每一個炮台上,都能擺設上它,可惜的是,如許的重炮是奇怪物,朝廷也是下了大決計,才千裡迢迢,運到鬆山兩門。這就意味著,我們隻能把它們擺設到鬆山城最關頭的處所,也就是最傷害的處所去!”

“好了,這第一件事情,總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再簡樸說說對朝廷撥給的火炮如何安排!”

對於那些火炮的安排,特彆是兩門重型紅夷大炮的安排,冇甚麼好籌議的,楊振直接就點頭決定了。

但是,也恰是因為如此,從那今後,對外貿易這個事情,在大明朝的邊鎮軍中有點像是一個忌諱的話題一樣了,固然大家都曉得這個事情能獲大利,但是誰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去乾。

眾將聽了楊振的話,也不曉得該說些甚麼好,隻感覺現在楊振的設法,更加高深莫測,更加讓人捉摸不透了。

這個期間最好的城防炮,當然是體量大、射程遠、能力強的重型紅夷大炮了。

莫非說楊振楊都督真的會這麼至公忘我,把朝廷撥給的這兩門如此首要的守城重器,擺設到本身駐守的城頭上去?

那麼對於守城的軍隊一方來講,這個感化可就非常龐大了,到時候,滿韃子再想用他們的重炮直接轟擊鬆山城內駐軍,就很難了。

特彆是現在的鬆山城,東門、西門、南門駐軍都在遵循楊振的假想,構築那種凸起城外的棱堡,那麼比及棱堡構築差未幾的時候,就應當往上安插火炮了,到時候往上安插甚麼樣的火炮才最好呢?

有的人是因為聽了仇震海的話頓時眼界大開,而不由自主地收回了讚歎之聲。

此時大堂之上,當然有人對此感到有些失落,比如李祿、楊珅兩個,但是當他們聽了楊振之前說的那些話,又看了夏成德、呂品奇二人現在的這番表示,他們的心態很快就又自行調度了過來。

至於鬆山城的東門和北門,因為陣勢無益於守城一方的啟事,當時滿韃子並冇有擺設重兵重炮猛攻,隻是修建了深壕高壘,將它們遠遠地圍住了罷了。

“眼下,都督如能用反擊俘獲而來的那些華而不實之物,渡海前去貿易,調換朝鮮之稻米、倭奴之銀錢,今後今後,鬆山城當無缺糧斷餉之憂了!”

楊振說到這裡,眾將已從先前的甚麼朝鮮、對馬、倭奴國那些令他們有點恍忽的狀況中回過神來了,全都目光炯炯地盯著他。

不過,現在的楊振卻冇有體例完整站在崇禎天子的角度考慮本身的題目,因為朝廷財務極度困難,糧餉將竭,已經養不起那麼多軍隊了,單靠吃皇糧,楊振及其麾下鬆山官軍活不下去。

軍隊搞貿易,做買賣,不但輕易分離練兵備戰的經曆,並且輕易結成好處個人,崇禎天子不答應當時的東江鎮擅自對外貿易,這個做法當然是對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