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406章 口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這個船隊的為首之人,不是彆個,恰是他們都熟諳的俞海潮。

它由南北兩個幾近相連的島嶼構成,北邊的叫作北城隍島,南邊的叫作南城隍島。

就在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傍晚,胡長海等人一行百餘條船隻,顛末端途中的數次停靠張望以後,終究謹慎翼翼地停靠在了他們曾經倉促撤離的長興島上。

事隔三個多月,楊振兌現了當初對他的承諾,這一點,不但讓胡大寶完整放了心,同時也用無可辯論的究竟,撤銷了胡長海、高成友兩人的很多疑慮。

喜好大明新命記請大師保藏:大明新命記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再想躲在這幾個海島上清閒安閒,關起門來過本身的小日子,已經不太能夠了。

複州灣裡的長興諸島固然被滿韃子的剿滅雄師掃蕩了一遍,港口船埠被粉碎,營寨房屋被焚燬,包含辛苦開墾蒔植的大小塊農田也遭到了肆意的踩踏,但胡長海、高成友所部人馬在那邊運營已久,畢竟割捨不下。

崇禎四年今後,伴跟著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策動的登萊之亂,以及他們最後渡海投降後金,暮年間由袁可立、孫元化等人辛苦打造起來的登萊海軍,今後毀於一旦。

與此同時,他也給楊振帶返來了胡長海、高成友要求歸附楊振並情願接管征東先遣營整編的手劄。

俞海潮的到來,以及俞海潮給他們帶來的動靜,特彆是帶給胡大寶的朝廷官告、整編號令、糧餉彈藥,讓他們在非常眼饞的同時,也終究下定了決計。

玄月初五淩晨,俞海潮直接從長興島解纜,領著船隊向西橫渡遼海,初七日傍晚,順利回到了小淩河河口的海員營駐地。

俞海潮在兔兒島逗留了一個一天,便帶著船隊出發南下,往長興島的方向趕來。

但是現在,經曆了滿韃子雄師搜山檢海普通的剿滅以後,他們在複州灣諸島的基業幾近毀於一旦,眼下所處的情勢卻截然分歧了。

手劄上的內容倒很簡樸,除了但願能夠遵循胡大寶兔兒島所部的先例接管楊振的整編以外,剩下的就是要糧要餉要槍要炮要彈藥的清單。

經曆了將近三個月的海上流亡藏匿以後,胡大寶所部人馬早已經是糧秣耗儘,士氣降落了,各方麵的軍需都亟待補給。

就如許,胡長海、高成友、胡大寶各領所部橫渡渤海海峽,在北城隍島上停船泊岸,安營遁藏,從六月初躲到了七月尾,既躲過了多鐸、尚可喜雄師的剿滅,也躲過了六月尾七月初海上的暴雨風波。

由俞海潮轉述的口信說,滿韃子的剿滅雄師主力已經北返,而被增派到複州、金州、旅順口一帶駐防的人馬,固然打著正白旗模樣的燈號,但卻並不是真正的滿韃子正白旗旗丁披甲,而是投效滿韃子的前東江舊將沈誌祥的前東江鎮人馬。

既然胡長海他們一口氣跑到了這裡藏匿,那麼多鐸、尚可喜帶領的雄師,在複州灣、金州灣一帶的海島之上,天然不成能找到他們的蹤跡。

俞海潮給楊振帶回了遼海東岸諸島胡長海、高成友、胡大寶各部蒙受滿韃子剿滅,但都安然無恙的動靜。

俞海潮帶著楊振調撥給他的糧、餉、彈藥到達長興島,對他們來講,的確就如同雪中送炭一樣。

要想持續在遼海東岸諸島安身下去,恐怕最後也隻能像胡大寶所做的那樣,投奔阿誰征東前將軍總兵官楊振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