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437章 不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袁進能夠是與袁樞打仗多了,一端莊起來,說話都變得文縐縐了。

但是眼下,楊振在東官溝和臥牛溝的伏擊戰中,不但重創了滿韃子的鑲白旗,就連鑲白旗的旗主,滿韃子十王爺多鐸,都成了本身們的階下囚。

小淩河口以南的海員營沙洲,以及再南一點的止錨灣船營,皆有幾處現成的船埠,船隻停靠,職員登陸,統統甚是便當。

此中的利弊得失,一時他有點算不清楚。

楊振下了船,便領著袁進、張臣、李祿等人,跟著仇震海,來到了仇震海在止錨灣半島船營裡的粗陋官署中暫駐。

“陸上,張臣、李祿、楊珅各部,跟我走密道,徹夜就回鬆山城裡去。我們先以鬆山城城防工事為依托,予敵以大量殺傷,而後敵退我進,再走海路直趨遼南。

對於接下來如何辦,他要同一一下思惟。

當日傍晚,暮靄沉沉,楊振一行帶著由一百七十多條大劃子隻構成的龐大船隊,乘下落日的一點餘暉,浩浩大蕩地到達了小淩河口以南海疆。

而在坐的其他將領也都不由自主地跟著點頭,大師都曉得,這就是迄今為止楊振帶領各部人馬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訣竅。

俞亮泰一邊點頭,一邊說道:“正該如此,正該如此。複州灣、金州灣一帶,有胡長海叔侄、高成友等人在兔兒島、長興島策應,我們若能乘此滿韃子鑲白旗元氣大傷之際,打下金州,攻取遼南,則遼海兩岸之局麵必能為之一新。並且如許做,也正合都督先前的取勝之道啊!”

楊振在仇震海的官署裡臨時安設下來以後,很快就派人把火槍手、擲彈兵、炮兵、船隊的幾個首要將領們,調集到了一起議事。

固然海上有風,波浪起伏,行船非常顛簸,但是楊振麾下各部士卒怠倦已極,自能做到安然入眠,一覺苦澀。

“你們說的冇錯。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機不成失,時不再來。打金州,我們必然會去的。但卻不是麵前,不是現在。”

“到了阿誰時候,我們再去打蓋州也好,直接去打複州也罷,有了從臥牛溝帶返來的這一批重炮,不管打那裡,必能一戰而下。”

因為再去遼南,可就不是純真的打了就走的遊擊戰了,一旦破了金州或者複州以後,他要本色占有該地,然後將烽火從遼西引到遼東,為此他必須做足籌辦,或者說有了更大的掌控才氣夠采納行動。

此時,袁進、李祿、張臣、仇震海、俞亮泰、楊珅、嚴省三等人,與楊振一樣,正圍著一張擺滿了食品與茶水的炕桌,盤腿坐在燒得熱乎乎的大炕上。

但是,這時卻聞聲袁進沉吟著答道:“卑職的意義是,都督莫不如乾的大一點,我們在這裡休整幾日,等滿韃子十王爺多鐸中伏被擒全軍淹冇的動靜,傳回滿韃子的盛都城今後,等他們調兵遣將,集結雄師西來,我們就故伎重施,趁機渡海往東,去攻滿韃子火線。

楊振聽了袁進所說的話,見在場諸將中的張臣、李祿、俞亮泰皆點頭附和,因而便把話挑瞭然,直接開口問他。

因為一旦回到鬆山城裡,恐怕他就喪失了這場大戰的主動權,就冇有機遇再率隊出城,遊走在這場大戰的邊沿並主行動為了。

按照楊振的號令,俞亮泰、嚴省三帶領所部船隻人手,徑直回到本身的駐地海員營沙洲東側船埠停靠登陸,而仇震海、袁進則在止錨灣船營駐泊登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