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437章 不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以是袁進說完這番話,楊振略想了想,衝他點了點頭,表示承認他的說法。

楊振在仇震海的官署裡臨時安設下來以後,很快就派人把火槍手、擲彈兵、炮兵、船隊的幾個首要將領們,調集到了一起議事。

之前,他已經向楊振進言過了,隻是當時他也曉得機會並不成熟。

卻說楊振緊接著這麼一問,仇震海俄然有點躊躇了,他的本意當然是讓楊振儘快回到鬆山城裡,但是既然鬆山城即將迎來大戰,那麼傷害,本身再建議楊振歸去主持大局,彷彿那裡有點不太對。

此時,楊振的決計已經下定了,但卻並不是直接渡海去打金州或者複州,然後攻略遼東半島的南端。

“陸上,張臣、李祿、楊珅各部,跟我走密道,徹夜就回鬆山城裡去。我們先以鬆山城城防工事為依托,予敵以大量殺傷,而後敵退我進,再走海路直趨遼南。

俞亮泰一邊點頭,一邊說道:“正該如此,正該如此。複州灣、金州灣一帶,有胡長海叔侄、高成友等人在兔兒島、長興島策應,我們若能乘此滿韃子鑲白旗元氣大傷之際,打下金州,攻取遼南,則遼海兩岸之局麵必能為之一新。並且如許做,也正合都督先前的取勝之道啊!”

如果說之前機會不成熟,還需求他們持續耐煩等候的話,那麼眼下,再去遼南,一舉拿下金州或者複州,並以此為根底占有不去初創一片新六合的機會,明顯已經成熟了。

固然海上有風,波浪起伏,行船非常顛簸,但是楊振麾下各部士卒怠倦已極,自能做到安然入眠,一覺苦澀。

當日傍晚,暮靄沉沉,楊振一行帶著由一百七十多條大劃子隻構成的龐大船隊,乘下落日的一點餘暉,浩浩大蕩地到達了小淩河口以南海疆。

“海上,袁副將共同仇震海守住止錨灣,嚴省三共同俞亮泰守住海員營。總而言之,我們須先保鬆山官軍後路不失,鬆錦糧道不竭,而後再圖進取,再謀反擊。”

“接下來我們應當如何辦,諸位都說說。我們是想體例回到鬆山城裡為好呢,還是臨時留在城外以待機會為上,我想先聽聽你們的定見。”

想到這裡,楊振最後說道:“我意已決,徹夜我們就兵分兩路,陸上為一起,海上為一起。

“你們說的冇錯。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機不成失,時不再來。打金州,我們必然會去的。但卻不是麵前,不是現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