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509章 午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承天門前的外金水河上,一共有五孔石橋,中間的那一孔最大的石橋,除了天子、皇後能夠通行以外,其彆人都是不能走的。

到了這裡,天然是武官上馬,文官下轎,若冇有天子的特旨,誰也不能騎馬乘轎從這裡通過。

而他到了此處,甚麼端方也不懂,為了製止行差踏錯,卻也樂得服從盧誌德、吳旌和張若麟等人的安排。

王德化先是領了楊振等人一行,來到午門下候著,隨後便將楊振一行交托給了寺人盧誌德和禮部郎中吳旌、兵部郎中張若麟,而他本身則領了從人,進了午門,前去請駕去了。

成果到了跟前,再細看之下卻發明,這個身穿大紅蟒袍,頭戴五梁冠越眾而出、衝著本身笑著說話的朱紫,不是彆個,恰是司禮監秉筆提督東廠大寺人王德化。

當下他便叫張臣、祖克勇等人跟著本身,皆由王德化、盧誌德領著,麵向承天門走了左邊第二孔石橋,一起往裡行進。

他曾一次次聽人提及過這個紫禁城,曉得麵前這座大明天子所居住的宮城,意味著天下地上唯我獨尊的權勢,具有著無數的希世珍寶,無數的財產,無數的美人。

權勢,財產,美人,都是他想要的,都是他貪愛情戀,割捨不掉的。

而在他們這些人的身後,從鬆山城一起帶來的那些滿韃俘虜,大多數已經描述乾枯一條命丟了大半條了,但還是有少數人呀呀切齒,寧死不平。

當下,楊振便命人將那些不肯就範的俘虜們,一個個直接打折了雙腿,摁倒在地上誠懇趴伏著,再用紅布勒緊了嘴巴,免得他們大喊大呼或者出聲謾罵。

對於這些人,為了讓他們順利徒步到京師,在路上的時候,楊振成心束縛部下,不準對這些俘虜大打脫手隨便虐待,但是到了現在,再也冇有客氣的需求了。

承天門就是後代的天安門。

一起跟著楊振來到承天門外的張臣、祖克勇等一行鬆山官軍,天然冇有例外,當即交卸了馬匹兵器,徒手步行押送著高熱不退半死不活的滿韃子十王爺多鐸以及其他一眾滿韃子高官與俘虜,踏上了承天門外的金水橋。

王德化、盧誌德以及禮部郎中吳旌、兵部郎中張若麟,領著楊振一行人剛一呈現在端門內,午門城樓高低頓時開端鳴金鼓、奏鐃歌,再次奏響了鏗鏘有力的鼓樂。

楊振一行人固然說是獻俘午門來了,但是該守的端方還是得守,該避開的處所還是要避開的。

直到此時,他纔敢風雅上前見禮答話。

進了端門下的城門洞,走出去,就是更加巍峨壯觀的午門樓以及更加開闊浩大氣勢恢宏的午門廣場了。

楊振認出了一團和藹、滿臉堆笑的王德化以後,方纔發明,麵白不必的王德化手裡拿著的,並不是其彆人手裡那樣的笏板,而是一支拂塵。

眾目睽睽之下,楊振這麼做,等因而給足了王德化麵子,同時也顯得與王德化乾係非同普通,擺瞭然本身是王德化的人。

早在鬆山城期間,以及從鬆山城前來大明京師的路上,多鐸無數次想到了本身的滅亡,同時無數次想要自行告終。

日漸嚴峻的傷勢,讓他受儘了折磨,同時也早已讓他氣味奄奄轉動不得,而鬆山城中視他為奇貨可居的東廠番子,更不會給他任何他殺的機遇。

他們要麼獲得大明天子的特赦,從而免於一死,要麼被登上午門樓的大明天子賜死,從而退出午門處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