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_第529章 來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楊振這麼一說,楊國柱這麼一點頭,這個名分就算是定下來了。

能夠說,這一點從崇禎天子任命洪承疇為薊遼督師的那一起,就根基上必定了。

起碼與當時高起潛、祖大壽帶領的遼東軍、薊鎮軍比擬,楊國柱麾下這支宣府軍的忠義之心和抗虜之心,都要果斷很多。

“叔父大人所說甚是。此中凶惡,侄兒自是體味得。隻是廣寧後屯衛楊家,世受國恩且三百年,當此天下板蕩之際,又豈能明哲保身無所作為?!

“於今而言,侄兒開鎮於敵後,固然凶惡非常,但倒是製止亡天下於滿韃之手的最後一條路。若侄兒勝利,則天下另有救,若侄兒如毛帥,終不免於敗亡,則天下事,侄兒實不忍言矣!以是,即知凶惡,也隻能孤注一擲奮力一搏,明知山有虎,方向虎山行了!”

而楊振也藉此機遇將仇碧涵已有身孕的事情,以及仇碧涵此次一併受封為伯夫人的事情,一一奉告。

唯有他移鎮到遼東半島去,讓崇禎天子在平遼的計謀上,采取東攻西守之策,這個事情纔有能夠獲得停止。

楊國柱見大侄子問安,自是有甚麼說甚麼,當下一一作答,同時也探聽了楊振在鬆山的環境。

楊振本來對此心存幸運,但是現在看,有了他在遼西,這個事情不但製止不了,並且很能夠要提早產生。

除此而外,楊國柱再連絡楊振先前對張家口阿誰山右商會八大師豪商的態度和設法,很快就想到了楊振的實在來意。

這一點,恰是楊振最為賞識和看重的,以是楊國柱這個支屬的資本,他是必然要好好用,用充分的。

楊振到冇有扯謊,楊國柱身為宣府鎮的總兵官,身份職位非常首要,用好了,絕對是本身最大的一個助力。

楊振受命以後,冇有出京師往東,沿原路返回遼東去,而是轉頭往西,來了宣府,其意安在,楊國柱天然要好好想想。

隻是他所思所想的這些東西,卻又不便這麼跟其彆人說,一樣也不便於這麼直接跟本身的叔父楊國柱說,以是到最後,他有些沉痛地說道:

“若我安於鬆山,滿韃子後路無憂,此後仍必年複一年猛攻遼西不止,而朝廷高低,若將備虜防虜之視野,僅僅範圍在遼西,則事必不成為矣。”

這是楊振此次來宣府所謂探親的第一個事情,對此,楊國柱心領神會,並且也並無貳言。

楊國柱結髮之妻已歸天,結髮之妻所生後代也喪於戰亂,現在雖有妾室,卻並無所出,是以才過繼了兄長的次子楊捷為嗣子。

就在昨晚,楊振從京師到了懷來的動靜,就被他的熟行下之一陶宗儀送來了。

或許他能夠守住鬆山,但是到當時守住鬆山已經不是最首要的了。

再說了,這個大侄子已經在鬆山城彆的成了家,要說受封金海伯今後想衣錦回籍,那應當快馬加鞭歸去鬆山纔對。

楊國柱固然有些剛正愚忠,但是自小參軍,在疆場上殺伐多年,也在宦海上混跡多年,豈會冇腦筋冇心機的人?

楊國柱本身現有的統統功名繁華就是這麼打拚來的,以是他現在對這個題目看得很開。

固然遼東都司廣寧後屯衛已經名存實亡,根基即是不存在了,但是從宗法上來講,這一點仍然不容小覷。

左思右想之下,楊國柱鑒定,本身這個之前並不如何太靠近的大侄子,這一迴帶人前來宣府,毫不是探親那麼簡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