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禎大帝_第214章 韃子掠魯南 (第四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到時候如何批示這四十多萬人毀滅多鐸部主力,朱由檢此時倒是一籌莫展。

朱由檢現在還冇有提審耿仲明的表情,此時的他還是體貼的還是大明近衛軍到時候能不能在揚州城下毀滅清軍多鐸部的題目。

朱由檢當初唆使時到底也有考慮到現在的黃河已奪淮入海,但他也曉得近衛軍第一軍進駐山東也有一段時候,兼顧河道運輸,應當不能。

徐州以北的沛縣便是黃河北岸的陣勢較高處,有金溝口與廟道口兩道關隘,然後南邊之飛雲橋,乃是過泗水的必經之路,不但如此,在沛縣南北另有獨山與微山兩湖泊,池沼密佈,

這時候,清軍準塔部則還在山東穀亭鎮。

準塔是清廷一等侯兼一等雲騎尉,職位也算是比較尊崇的滿清貴族。

以是還是有但願全殲多鐸部主力。

現在渡河倒也輕易,三日以內,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部分主力便已全數渡河,並敏捷往沛縣奔來。

在本來汗青上,阿巴泰的確讓準塔擊敗了徐州城下的南明軍隊,但那是因為徐州高傑死於叛賊許定國之手,徐州大亂之時,給了準塔部趁虛而入的機遇。

幸虧,朱由檢此次集結的是三支近衛軍,六個可獨立作戰的兵團,總計四十多萬人。

而在徐州南岸另有黃河通途,準塔想出其不料奪下徐州不成謂不難。

現在阿巴泰還這麼玩,可見是多麼視大明軍隊於無物。

雖說因為近衛軍第一軍主力駐紮在徐州與棗莊,使得清軍阿巴泰部得以趁機奪占北直隸之大明占據部分。

本日這場定遠保衛戰,讓朱由檢認識到,即便是練習有素的步騎炮協同作戰,也不必然能完整克服一支全數皆是鐵騎的軍隊。

周遇吉早已派出兵團直屬哨騎時候警戒著準塔部的意向,在那邊駐紮,劫奪了哪處村莊,離徐州另有幾日路程,下一步將要到達那邊,幾近都算得清清楚楚。

主帥阿巴泰傲慢,其部下準塔作為滿清年青將領也就更加傲慢,從保定府一起南下,既不派人刺探徐州真假,也不派兵占有要地,為本身留後路,就這麼如一錐子普通硬生生的砸進山東南部。

與準塔所帶的五千清軍鐵騎輕敵急進分歧,周遇吉在得知準塔過泰安時便已開端動手籌辦對準塔的圍殲之戰。

也就是說,周遇吉必須讓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部分主力在短時候內不但要敏捷渡河北上毀滅準塔所部還要敏捷渡河南下趕赴淮安。

而近衛軍步兵第三營也已到達沛縣縣城外。

七萬人儘數調往黃河北岸較著對運輸要求太大,周遇吉決定隻調部分主力渡河,然後再調回南岸,奔赴淮安,這對於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而言,能夠節流很多的渡河時候。

在四月十六日時,第二兵團的步兵第一營和步兵第二營已進駐沛縣金溝口。

有馬隊更是直接上馬闖進高門內院,遇見人就砍殺,見到略微有點姿色的漢女就往外拽,一時全部穀亭鎮俱是哭聲一片。

不過,自從黃河奪淮入海今後,從徐州去沛縣也實屬不易。

當然,現在朱由檢還不但僅需求考慮這個,他還需求等候徐州方麵的動靜,阿巴泰俄然讓準塔率五千鐵騎南下攻徐州,如果一旦攻陷徐州,無疑會給本身在揚州全殲多鐸部的打算形成影響。

但山東還在大明手裡,阿巴泰竟敢讓準塔領五千鐵騎直接超越山東數府,深切大明要地,進擊徐州,不成謂膽量不大,不成謂不驕狂,完整視大明之兵防於無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