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禎大帝_第374章 大明軍工基地 (第十五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朱由檢放眼望去,隻見全部車間是兩條平行的大平台,平台寬約三尺,長度倒是連綿到近一千米,各種製造好的槍管和槍托以及擊發裝配被批量安排在平台三條三寸高的凹槽裡。

是朱由檢單用在韓式紡織公司的分紅創辦的這所黌舍。

以是固然內部稀有十萬人,但因辦理嚴格且外人難以進入,以是這裡非常平靜,朱由檢乃至能直接聞聲他們麵前這些人說話的聲音。

這些賣力組裝的工匠組裝速率很快,因為他們的薪酬是按組裝量算的,而不是按事情時候算,做很多獲很多,如果你情願能夠每天二十四個時候乾活,如許的話,支出不低於一個七品縣令一年的支出。

因嘗試很多時候輕易產生火警和爆炸變亂。

連著大明產業書院的便是大明工程院,這內裡有更資深的院士與監生。

這所黌舍不收任何用度乃至另有補助,啟事便是現在很多家道殷實的人還是更重科舉,不肯意本身的後輩學習這類奇技淫巧,不過很多被以為在舉業上冇甚麼資質的會來這裡讀書,因為來這裡讀書會白得一份補助比在家裡乾農活強。

朱由檢笑著說了一句,就聞聲砰的一聲,竟是一名穿戴紅色布衣的監生不謹慎打翻了裝有濃硫酸的瓶子,幸虧這名監生也很淡定,用水稀釋後就鏟了石灰灌溉上去。

不過就在他如此胡想的時候,俄然傳來了一聲狠惡的爆炸聲,震得大地都顫栗了一下。

這裡的門生大多是布衣後輩。

但雖說這些孩子在舉業上不可但不是說就不聰明,因產業書院是用的新式教誨,以國文、算學、格物、外文、化學、生物、地理為七門主科講授。

“這些都是魏國公徐家供應的,從西洋返來一趟,不但造出了玻璃還改進了拉製技術,乃至從外洋搞來了金剛石,不管是切割與吹製玻璃都有了成熟的技術,現在讓玻璃飛入平常百姓家不說還把嘗試需求的玻璃器皿也把持了,把暴利的玻璃變成平常物件,本地江南士紳們恨朕也有他的一份功績。”

工人則從凹槽裡拿出各個部件停止組裝,分歧格的放在一邊會有人回收,組裝完一支槍也放在另一邊的盒子裡有色彩予以辨彆。

退伍下來的軍士在軍器所被編練成實驗組,他們賣力對槍械停止查驗分歧格者會打回且會有呼應的獎懲,當然也有呼應合格率達到多少標定時的嘉獎軌製。

野戰炮出產也是如此,全部出產線越是上遊對工匠的要求就越高。

這纔是一個文人最值得被人尊敬的時候,而不是在朝堂上勾心鬥角的時候。

查驗合格的槍械,會有專門的工匠對這類槍械停止封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