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莫非忘了,天興府此時另有唐王監國?”
龐天壽持續道:“奴婢還聽黃閣部說,陳王曾提到蘇大人在撫州就曾因怯戰,導致大隊人馬潰敗。”
“這我天然免得。”
待其進了驛館,倒是找龐天壽而去,隻在後者耳旁低語一番,便自分開。
龐天壽低聲道:“蘇大人那日或是怯敵脫逃……”
龐天壽又入閣房,將方纔那軍士所言報予曾皇後,“奴婢按皇後殿下叮嚀派去大田的人返來了,確無賊兵是被蘇閣部所俘。彆的奴婢亦在軍中查問過,大田遇伏那天底子冇人在疆場上見過蘇閣部。”
“另一條路?”
曾皇後聞言皺眉緊蹙,又想起近幾日蘇觀生一向以救危功臣自居,方纔竟還跑來自薦顧命大臣,不由微微點頭,“好一個蘇大學士。”
朱聿奧皺眉道:“本王奉旨監國,眼下未得聖上應允便就這麼走了,朝中群龍無首,恐怕……”
“罷了,”蘇觀生歎了一聲,擺手錶示梁朝鐘分開,“顧命大臣?嗬,算是與某無緣了……”
“甚麼?!怯敵脫逃?先帝一早便未選我?仍需拉攏?”蘇觀生額頭盜汗直冒,一把抓住梁朝鐘的衣衫,急道,“你從那邊聽來的動靜?是否可靠?”
“不,大人這些精力並未白搭。”
王應華一旁謹慎翼翼地拱手道:“殿下,現在城中無軍戍守,為殿下安危計,是否應暫離天興府為妥。”
他想了想,又靠近了幾步,垂首道:“自聖上出南平以後便一向冇有動靜傳回,若然……有甚麼旁的環境,殿下當保萬金之軀,以擎社稷啊。”
蘇觀生想到他剛纔說皇後曾言“先帝一早便未選他”,隨即點了點頭,“未央所言有理。早知如此,我當省了這份力量纔是。”
蘇觀生彷彿抓到了甚麼,重又坐回了椅子上,心念飛轉。現在的情勢,太子這邊雖有大義名分,但畢竟年幼,且在朝中毫無根底。眼下大明為勁敵窺測,唐王乃先帝親弟,正值丁壯又監國多時,一定就不能更進一步。
“哦?”
她卻不知,本身這一念之差,引出了大明朝廷的驚濤駭浪。
“大人,若能保唐王上位,您便是從龍之功。屆時,便是甚麼顧命大臣,亦有何貴?”他見蘇觀生另有顧慮,接道,“大人現在已為皇後不喜,若就這麼返迴天興府,待太子繼位以後職位安定了,恐怕大人連眼下的位置都……”
他負手在屋裡煩躁地踱了兩圈,將那邸報重重丟在案上,“禦駕已至贛州,此時當舉朝西去纔是!然,至今為止聖上未有任何旨意發來,這是要我等困死……困守孤城嗎?”
“有些話奴婢本不該說,”龐天壽低頭躊躇了一下,又道,“這蘇大人雖……雖不甚磊落,但他畢竟是東閣大學士,又是禮部侍郎,皇後殿下仍需拉住此人纔是。”
這梁朝鐘乃是蘇觀生在廣東的故舊,此次作為他的親信幕僚隨他入閩。
……
他俄然明白過來,為何早間皇後隻是嘉獎不竭,乃至說要由這般國之棟梁任顧命大臣,卻始終未說定會用他,本來她對他始終都未完整信賴過。
“畢竟大人搞清楚了在皇後這難有機遇。”
一名錶麵精乾的軍士快步走向永福知縣家中,皇後和太子正於此暫歇,恰遇蘇觀生從內裡出來,忙側身低頭示禮。
他躊躇道:“這,過分冒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