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_第388章 戰船初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依朱琳渼要求,大明的戰船已全數改用“排水量”來描述大小,單位也已同一用“噸”計。

而朱琳渼麵前這條蓋倫戰船則具有一層公用炮船麵,外加一層露天船麵,可載炮二十二門,滿帆航速十二節擺佈。

朱琳渼聞言皺眉道:“每天乾七八個時候如何行?這工匠……”

清軍在錢塘江上的力量,來自於數月前投降的半支浙江海軍,不過顛末張名振數次攻擊後,所剩的戰船已不敷六成。

永北裡船廠開端運作至今也不過四個來月的時候,就算船匠們不斷加班,這速率也太嚇人了些。

“最大的?你是說那條五百噸的船?”

就拿大明海軍之前的主力戰船來講,其排水量雖有五百噸以上,但僅能照顧一到兩門十二磅擺佈的重炮,再輔以四門六到九磅的側舷炮,一共不超越六門加農炮。

而船身兩側則各有十一個正方形的炮口一字排開,中間另有幾根等候裝船的數丈高的桅杆,這些明示著它的火力與航速都極其優良。

朱琳渼探手虛托讓幾人起家,又指向船廠迷惑道:“關主事,為何這般晚了仍不讓工匠們歇息?”

朱琳渼聞言不由驚奇道:“隻用了四個月便建成了?怎如此之快?”

關向雲忙道:“殿下明鑒,下官斷不敢阻了匠人下工。”他瞥了眼火把環抱的船台,“殿下許匠人們行績效人為製,乾很多便拿銀子多。因而眾船匠除了用飯睡覺,幾近都撲在船台上趕都趕不走,幾近統統人每日都要上工七八個時候。”

他本覺得船廠的工匠們應當早就歇息了,不料離得還遠就已看到船廠燈火透明,不時另有宏亮的呼喊聲傳出。

這條船固然獨一三百噸,但它的戰役力與大明常用的戎克船形的戰船毫不成同日而語。

“殿下,此船已根基建成,隻待漆乾透便可下水!”關向雲又指向遠處船台,隻是火把光芒不敷,卻看不甚清楚,“便是那條最大的戰船,據那呂宋船匠所言,再有三五日也就完工了。”

賣力船廠事件的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關向雲早已候在大門外,待見到車駕停下,忙帶了部下隨員上前跪禮,“下官拜見輔政王殿下。”

他本想說“工匠們的身材味吃不消的”,不料他剛說了前半句,一旁隨行的幾名船匠工頭,也就是四周村中的族老,聞言立即躬身轉到他身側,此中一人焦心腸揖道:“殿下,您當初但是說好了的,下工後持續乾活便有人為。您、您可不能懺悔啊……”

並且因為炮船麵的位置低,裝在內裡的火炮,在射擊時對船身穩定性影響小,故而雖船身比大熕船小很多,卻能夠設備十八磅重炮!同時另有四門十二磅炮。

“一來匠人們著力趕工,日夜不息。二來殿下所設的專利之法漸有工匠采取,多有堪用的技術報予專利司,令造船速率大有晉升。”

全部船廠再不是鄉間小作坊的模樣,已模糊有了些近代工廠的味道。

也就是說,單看大炮火力,這條戰船根基和三條五百多噸的大熕船相稱。但實際海戰中,三條大熕船受通訊、調和方麵的製約,火力密度該當還要差一籌。

關向雲對此自是早已熟諳,立即點頭道:“回殿下,恰是那五百噸戰船。”

這戰船足有六七丈長,近一丈半高,如同一頭龐大的猛獸般橫在他麵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