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_第399章 兩路並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便是當年張煌言隨鄭勝利北伐光陰複安徽的進兵線路。當然,眼下還冇有安徽這個觀點,獨一歸屬南直隸的安慶、徽州等州府。

朱琳渼最後總結道:“東路軍的方略便是如此,不攻城池,輕裝疾進,奇襲南京,圍城以伏擊援敵。”而後他又點向輿圖上徽州府,“彆的,洪承疇既然將徽州、安慶一帶清軍征調一空,我們豈能不承他這份大情?

昔年張煌言僅率六千人馬便奪回了安徽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其作戰思路清楚、調劑恰當,幾近冇有呈現任何差池。因而朱琳渼便毫不客氣地令本身的西路軍照抄了。

“待我軍兵圍南京,洪承疇必倉猝調各路賊兵回防南京,而我們則可四周設伏,圍點打援,將這十幾萬清軍一口口吃掉!”

“陳邦彥?”朱琳渼樂了,陳邦彥他還是很熟諳的。此人位列嶺南三忠,曾在廣東淪亡以後構造義兵抗清,一度光複順德,兵圍廣州城。迫使建虜兩廣總督佟養甲將正在猛攻桂林的李成棟調回廣東濟急。當時永曆還在桂林城中,若非陳邦彥在廣東打得有聲有色,永曆朝恐怕便會就此而結束。

“西路,調江西駐軍八千,自廣信出衢州,經野蠻入徽州。而後一起北上,複寧國、池州、承平幾府,直抵蕪湖。扼守長江上遊,與東路軍對南京構成東西夾攻之勢。”

朱琳渼笑著點頭道:“我們不攻江陰,而是登長江北岸,向西繞過江陰。”他指向輿圖上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彙處,“以後速取瓜洲,再渡江南下取鎮江。此時焦急的便是江陰城中的虜軍了,我們則坐守鎮江等他來攻城。”

先是餘新提出了破虜營的兵器設備題目,現在能撥發破虜營的二型獵兵銃共四千支,庫存與新製燧發銃共八千五百支,臨時另有近兩千士卒仍要利用本來的鳥銃。

南京、鎮江、江陰三城在長江南岸自西向東一字排開,能夠說,江陰和鎮江便是南京東側的兩道流派。不過第一道“大門”凡是都會比較堅毅,而前麵的鎮江城就要粗陋很多,加上攻敵不備,朱琳渼信賴,當年鄭勝利的新式軍隊能拿下此城,以龍衛軍的戰役力應當更不成題目。

到了此時,南京以南的鬆江、姑蘇、常州等地的清軍隻得老誠懇實回防南京。若當時鄭勝利一舉奪下了南京,轉頭很等閒便能將這些處所支出囊中。

不過當時鄭勝利是令士卒登上戰船行軍,沿途偶爾登陸奪城,而朱琳渼卻以陸軍為主,海軍僅賣力補給。

他持續道:“東路軍沿途這幾處城鎮當無太多賊軍駐守,以一個營的驃馬隊足可篡奪。我軍主力緊隨厥後,隻需一起快速行軍,在洪承疇還未反應過來之前兵臨南都城下!”

待朱琳渼說完了團體計謀打算,參謀司裡便開端會商起作戰細節來。

張家玉忙道:“部屬隨後便行文贛州、廣州,調他二人至萬都堂處領兵。”

坐在眾軍官最前麵的張家玉看了眼輿圖,憂愁道:“大人,本地岸北上南京,卻需求顛末江陰。此處城壘甚堅,客歲典史閻應元僅率數千士卒及城中百姓,便將數萬虜賊堵在城外八十一天。

“若我軍被江陰所阻,恐難有奇襲南京之效。”

這嶺南三忠現已有了兩位,朱琳渼想到此處,隨口道:“不知陳子壯現在那邊?”這陳子壯便是嶺南三忠的最後一忠,曾和陳邦彥一同圍攻廣州,善於批示海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