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_第59章 後勤問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後勤司由應天祥臨時兼任督管,賣力辦理平常事件。但決策權卻在由八名軍官構成的後勤司碎務組手裡,統統十兩以上的采購都要顛末碎務組批準。朱琳渼作為暫代組長,具有一票反對權。

其實在明末時分,還是有很多明軍的戰役力足以和清軍正麵一搏的,但常常是糟糕的後勤保障才氣終究拖垮了他們。

而龍衛軍的糧草則隻能從他們兩家采辦。兩家的糧草代價能夠按照時價顛簸,但如果超越時價過量,龍衛軍有權停止合作。

要說徽商的確切力不俗,固然安徽大部分已被清軍攻陷,但張家在天下各地的買賣卻還是還是停止。特彆像棉甲這類軍用禁運品,張家竟有體例從長江以北運到贛州來。

賬單讓他大為皺眉,光是肉、菜采買一項,就破鈔近2000兩白銀!

彆的,如許做還能製止押運糧草的官員敗北,運輸中呈現不測的喪失也大部分由商家承擔。

之以是要兩家供應商,一是為了包管在一家貨源出題目時能有另一家及時彌補,二來能夠通過量家分離采購來調控代價。

實在提及來龍衛軍眼下這點糧草、藥品等采辦量對趙記和甄家來講並不算很大的買賣。

就在不久前,浙江的數萬義兵就因為糧草物質不濟,最後導致全軍閉幕。近似的例子的確不堪列舉。

說實話,開初這些商戶們對這個新觀點的東西另有些不放心——招標告訴上寫的是:應標商戶需全權賣力龍衛軍糧草、馬料、飲水、藥材乃至燃料的供應。商戶要自備運輸車輛,全程跟從軍隊出征,隨時將物質運送到後勤司指定地點。

但今後十幾萬雄師的後勤絕非他能管得過來的,也必定會有見利忘義之人高低其手。以是在一開端就用軌製將貪汙的能夠性節製到最低,便是他獨一的挑選。

戎服2000套和皮靴2000雙,還是由之前的供貨商贛州府甄家和龍南薛記中標,代價比前次那批還低了一成。

能敏捷回籠現銀,現銀便能夠再拿去投資贏利,這對商賈的吸引力無疑是龐大的。

厥後的究竟證明,他們很有長遠目光。

1000套及膝棉甲要價16000兩,中標的是徽商張家。

今後,他們必須按後勤司定的需求量將米、菜、肉、藥、碳等運送至間隔虎帳十裡以內,送抵時候不得超越一天,遇雨雪地動等環境,可順延三至五天。

中午時分,龍衛軍本月的開消清單呈到了朱琳渼麵前。

他記得餘新曾彙報過,全軍每月用飯花消是1600兩。他一問才知,因為奸商囤積居奇,導致近七八天裡龍南的肉價竟然翻了一倍多!

終究有六家商戶投標承包龍衛軍後勤。中標的是韶州的趙記和贛州的甄家。

而賣力此次招標事件的是朱琳渼新組建的龍衛軍後勤司。

但他們看中的是耐久合作,同時也是在賭,賭跟著戰事生長龍衛軍的範圍會不竭擴大,當時他們便能賺到大錢。

龍衛軍的招標效力很高。招標會當天,僅一個時候工夫,便稀有家商戶彆離中標多個采購項目。

這老先生精力之充分,如海綿般從朱琳渼這兒接收各種天然科學知識,早晨就挑燈夜戰,開端編寫大明汗青上第一套成體係的教科書,每天隻睡兩三個時候。

因為龍衛軍前次招標采購的傑出樹模感化,此次竟有十二家商戶前來投標。此中乃至另有徽商和廣東韶州的商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