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一個狠人_第229章 災情、應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跟著贍養的屯戶越來越多,朱慈烺抄家所得的一些銀錢和存糧已經將近見底了,幸虧鳳陽府的屯田已經步入正軌,不但甩了一個大承擔,還未官府源源不竭的供應糧食。

一些販子乃至暗裡收買蝗蟲,再轉賣給酒樓飯店以謀取好處,官府對其不但不管,還保持鼓勵的狀況,這更加激起了南直隸各地百姓捕獲蝗蟲的主動性。

朱慈烺命令各地捕獲蝗蟲賣給官府,讓官府煎炒做出菜肴,發給一些百姓咀嚼。

很多百姓見狀那裡敢吃啊,朱慈烺無法,隻好讓人用竹簽串上一排燒烤,然後他捏著鼻子帶頭擼了一串烤蝗蟲,眾官員見狀隻能緊隨厥後,齜牙咧嘴的吃著蝗蟲菜。

通過本年春耕,到了夏收的時候,朱慈烺手中的七府之地屯戶便能夠自給自足,並給官府帶來大量的糧食。

為了應對災情,朱慈烺將屯戶們本來的每畝交納兩鬥租子降到了每畝一鬥,接著對徽州府等水資本匱乏又受災嚴峻的處所,停止分田並免稅三年,以此吸引百姓前去開荒。

本年的年過的是真結壯,不像客歲,大年初六的獻賊攻擊安慶,讓南直隸統統官員倉猝提早結束假期,嚴峻的投入備戰防備狀況。

朱慈烺的意義很明白,想要儲存,本身脫手勞作,張嘴等飯伸手要的這類人,大明不需求!

朱慈烺還讓人將徐光啟《農政全書》中關於如何有效種田的內容印刷了出來,並構造了一個農業指導團,通過學習培訓後,讓這些指導員下鄉指導,教百姓們如何有效種田,進步糧食產量。

南京國子監的一千名監生固然早已在各府做事,但朱慈烺感覺這些人臨時還談不上甚麼賢士,他傳聞剛走出國子監的這些監生,在前去鳳陽的路上一個個指導江山,非常狂傲。

在顛末天武軍的打擊下,南直隸境內再無一個流寇,就連境內長年占山為王的匪賊都被一掃而空。

鳳陽府等地的環境固然很好,但大明各地的水災卻越來越嚴峻了,從客歲六月起,大明京畿、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各地一向冇下雨,大旱後漫天的飛蝗橫空出世,所過之處,田裡的綠色全無。

在做完了防災抗災事情後,朱慈烺開端打算完整處理掉張獻忠等占有在江南的流寇,還江南數省一片承平六合。

朱慈烺對於楊廷麟吃蝗蟲的建議表示附和,史料記錄,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二年就帶頭吃過蝗蟲,讓蝗災減少了很多。

楊廷麟提出了讓人捉蝗蟲吃的建議,讓統統人大跌眼鏡,有個南京國子監的監生立馬反對,並說蝗蟲是天蟲,代表上天獎懲人間的,吃了就是對上天的不敬!

開荒包吃包住,溫飽題目還是能處理的,如果有人吃了兩天飯不肯意開荒想跑,直接就關進大牢,先餓個兩天再說。

崇禎十一年元宵節後,大明各地官府開端規複了平常事情。

不但冇有餓死之人,連流民和乞丐都幾近冇有了,那些乞丐和流民,早被官府登記造戶拉去開荒了,一些流民剛到鳳陽府境內,就被官府拉進養濟院了,先供應吃食,讓他們歇息兩天,期間登記造冊,兩天後就拉去開荒乾活了,或者安排到鐵廠等礦廠裡。

南直隸一樣遭到水災和蝗災,幸虧鳳陽府等地都已大範圍的挖渠和利用水車灌溉,旱情影響不大,蝗災固然較少,卻也給屯戶們形成了不小的喪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