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來了!_第52章 請你喝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現在決口河段還未封堵,贓官貪吏趁災情期間橫征暴斂,逼反良民,我李昌祺身為河南左佈政,難辭其咎,等災情過後,我會上請罪摺子,請皇上降罪。”李昌祺麵帶愧色道。

一同他來的另有河南府知府李驥,此人在洪武二十九年任知縣,永樂初改任東安知縣,後升刑部郎中?,明仁宗即位後擢升為監察禦史,並任河南府知府?,此人在河南府知府任上一乾就是十多年,曆次吏部考評都是中上。

“好了,李知府,你派兩個熟諳此地環境的人給本堂,本堂親身去招降吳六。”於謙道。

對於李昌祺,於謙對他還是很有好感的。

“下官思慮不周,請大人懲罰。”李驥額頭冒汗道。

他身後的河南府知府李驥紅著眼,跪下哽咽道:“撫台大人,下官識人不明,用人不察,乃至變成大禍,下官有罪。”

二人點頭稱已經接到了朝廷的邸報。

“天災不成怕,怕的是天災!”於謙道。

“他們本都是良善之民,那吳六還是個驛卒,也是曉得國朝律法的,如果我們派大隊官兵前去圍殲,那不是逼著他們造反嗎?”於謙怒道。

襄城伯李隆嚴詞回絕了他,還以軍權壓他,李昌祺也不怕他,跟他大吵了一架,李隆氣的當場就要抽刀子砍他,不料李昌祺竟然主動把頭伸了過來,說:“你看我李昌祺的腦袋值多少石糧食,你就拿去。”

於謙看了看李驥,笑了笑算是承諾了。

“是是是,大人經驗的是,下官服膺。”

“為官者,不能隻知用強權彈壓,而要因時因地因事因人做事,如你這般轄區出了事兒就想著以暴抑暴,隻會適得其反,明白嗎?”於謙道。

李昌祺被於謙的話打動了,看動手中熱氣騰騰的熱粥,眼睛垂垂潮濕了。

他這近乎惡棍的做法讓李隆對他反而生出了好感,因而最後李隆承諾和他聯名上書,要求朝廷準予河南動用軍糧施助哀鴻,這才化解了危急。

李昌祺點點頭道:“大人放心,鞏縣縣令馬智遠和一幫奸商大戶已被下官處決,他們貪汙的救災糧款下官也已全數追回併發放給了百姓。”

聽完二人的定見,於謙一揮手,張百勝帶著兩個禁軍小跑著跑了過來。

“我等身為朝廷命官,受天下百姓恩養,現在百姓受難衣不蔽體,食不充饑,他們都吃不飽,我們怎能在占他們的便宜。”說罷,指了指他帶來的那些禁軍又道:“這些軍士和我一樣,用飯都是要給錢的。”

“大人,這是給受災百姓的吃的,下官本身帶了口糧。”說著,從袖中取出了油紙包,內裡是吃剩下的半塊硬邦邦的餅子。

於謙擺了擺手道:“此事臨時不提,”說著,歎了口氣又道:“皇上此次派我前來,想必你們也曉得是為了甚麼。”

於謙又看向李昌祺。

民生方麵,他救災恤貧,疏解積案,推行寬政,使河南“數月政化大行”?;朱祁鎮剛即位那一年,河南部分地區產生水災,李昌祺一邊上書朝廷要求撥款撥糧,一邊翻開官倉放糧佈施百姓,厥後官倉中的糧食不敷,李昌祺便找到當時河南總兵官李隆,但願他能同意動用軍倉的糧食施助百姓。

“現在說說那幫亂民的事如那邊理吧。”於謙給李驥也盛了一碗粥,李驥一滯,從速接過後再身上摸索了一陣,隻拿出一個銅錢,麵帶為莫非:“大人,下官冇帶夠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