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眼下朝廷內也冇有能夠委派的將領出戰,不如這一次就讓徐輝祖出戰吧,他對陛下是忠心耿耿啊!”
“總之隻要我還一息尚存,就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鑄下大錯,絕對不會讓魏國公徐輝祖執掌帥印,我們冒不起這個險,就算是曹國公不負其紈絝後輩的聲明,但是朝廷也必須用曹國公李景隆!”
“臣觀魏國公提起燕王棣的時候,怒不成遏,義憤填膺,並且他也對臣說若朝廷能夠拜他為爭主帥,他定會一舉蕩平北平兵變,擒拿燕王回京!”
“說的不錯,說的不錯呀!的確,在此之前,我們冇有收到任何的動靜,遼東的三王竟然有這麼大的膽量敢跟燕王朱棣一起造反,這也是此戰輸的關頭,如果再來一次,朕信賴曹國公應當不會敗!”
北軍連戰連勝,氣勢浩大,佈陣擺在朝廷雄師的大本營鄭壩村前,不竭的伐鼓邀戰,就差二十萬雄師扯著脖子罵李景隆的娘。
齊泰站在原地,作為兵部尚書的他實在是感覺窩火,本身一個主兵部的官員竟然在皇上麵前對朝廷用兵行動和決定,還不如一個翰林院學士的話來的首要,這如何讓貳內心不氣?
“陛下,現在我軍元氣尚存,固然這一仗輸了,但是並冇有傷到我雄師的元氣,曹國公仍然在,部下的將士固然有所喪失,但對比北平軍仍然有著非常大的上風陛下,就請再給曹國公一次機遇吧!”
……
不得不說,黃子澄說的話對於朱允炆來講還是很有結果的,特彆是最後那一句,如果啟用魏國公徐輝祖的話,那下一次就不是南軍攻打北平就該是北平軍攻打應天。
黃子澄聽了以後大喜,他冇想到陛下竟然已經想到這了。
“陛下,就算是朝廷臨時無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也千萬不能啟用魏國公徐輝祖,我們冒不起這個險,更何況李景隆隻是輸了一陣罷了,曹國公此戰為甚麼敗?敗就敗在我們之前誰也冇有獲得動靜,遼東的三王竟然會跟著燕王一起造反,現在想來,我們安插在遼東的錦衣衛,應當都已經被他們斷根了!”
隻如果朝廷有了事,除非是各個處所的一些小題目,比如說甚麼糧食不敷吃了,又有甚麼匪賊反叛啊,這些就全交給上麵的臣子們本身拿主張,針對燕王兵變這類事情,就是建文和建文四寶們一起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