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後傳_第230章 推倒荼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朱允熥在窗下捧書苦讀,從房梁垂下一根繩,繩索的尾端和他的髮髻相連,十一二歲的小少年,恰是長身材嗜睡的年紀,讀著讀著就困了,頭一沉,繩索扯住了髮髻,小少年一下驚醒過來了。

朱允炆說道:“這就對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小姨知,其彆人怎會曉得?何況人都需求鼓勵的,將來你的表示越來越好,皇爺爺也會很歡暢的。”

“水生!”

朱允熥對樂律體味甚少,說道:“大哥的琴技一流,我感覺都很好聽啊。”

朱允熥也有長處,仁慈,結壯,勤奮,知錯能改,和淺顯人比起來,朱允熥算得上是優良的人。

朱允炆對著常槿點頭笑道,“小姨真是我的知音,一聽就懂了。”

朱允熥摸著腦袋想了想,說道:“第一個樂律平和,很舒緩的曲調。第二個鏗鏘有力,模糊有殺伐之聲。”

聞到食品的香氣,朱允熥食指大動,卻剛強的點頭道:“吃飽了就更想睡了。”

依洪武帝的火爆脾氣,如果其他皇子皇孫,彆說十二歲,就是二十歲洪武帝也照罵不誤,不過朱允熥畢竟是東宮嫡子,將來大明江山擔當人,洪武帝忍了忍,服從了大孫子的勸諫,擺擺手說道:“你們都散了吧,允熥留下。”

朱允炆說道:“君子習六藝,一個都不能缺,是因萬物皆有規律,規律皆是相通的,知一曉二,舉一反三,這書不是背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捉摸此中的規律,融會貫穿,方能事半功倍。”

常槿隻得跟在前麵,保持著一隻手臂的間隔。濃霧滿盈,彷彿隻要麵前的朱允炆是獨一的亮光。

啼啼的,像甚麼模樣!”

洪武帝掃了一眼朱允熥,眼神裡滿是絕望,“記著冇有?”

朱允炆並冇有急著解釋,他拿起掛在牆上的古琴,持續彈奏了兩首曲子,問道:“你感覺這兩首曲子有甚麼分歧?”

朱允炆對答如流:“先賢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和顓孫師。”

朱允炆說道:“是,皇爺爺。”

洪武帝隨便一指,剛好點到了八歲的燕王世子朱高熾,“熾兒,你說說如何祭社神和稷神。”

實在洪武帝並不是成心傷害朱允熥的自負心,嫡庶不分。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本身的親孫子,何況朱允熥還是常遇春的外孫,東宮獨一的嫡子,大明江山的擔當人。

洪武帝看著這群眼神尚且稚嫩天真的後代,心中的煩憂頓時消逝了,他一邊走進大本堂,一邊問宋濂,“宋大學士,明天講了甚麼?”

一旁聽曲的常槿遊移半晌,說道:“第一個曲子出自樂舞《韶》,是報告大禹治水勝利,挽救天下百姓,眾望所歸接管了禪讓為王,今後天下承平,曲調裡充滿了莊嚴平和之氣,以是孔子說《韶》儘善儘美。”

洪武帝愛之深,責之切,他但願朱允熥能夠和朱允炆一樣的優良,但是朱允熥的資質過分平淡了——實在說平淡有點委曲朱允熥,因為不管誰和天賦朱允炆比擬,都會顯得平淡。

朱允炆一笑,“我是問你聽這兩首曲子有甚麼分歧的感觸。”

朱允炆眸子兒一轉,說道:“實在皇爺爺忙於公事,讀書並未幾,他考校的範圍有限,我給你圈出來,你按重點背誦,將來就不怕皇爺爺突擊考校功課了。剩下來的時候我教你習六藝,如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