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宮_第八十七章 結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至於這個數量……”霍南君側眸道:“是都官尚書劉書易大人,從刑部調的檔。一樣,能夠查證。”

“官吏選用和處所州製部分,是霍相國撰寫。”

“皇上,兩份奏疏,首要的不是比誰優誰劣。也不是在乎上折的時候是早,還是晚。關頭在於闡發行動的來源,是實在還是失實。若為真,則能對症下藥。若為虛,則如沙上建塔。古來紙上談兵,導致國策窒礙難行的例子,當為本日之鏡鑒!史有商鞅變法能富國強兵,但王莽改製,倒是身故國滅。成也變法,敗也變法,將來我南朝是名垂千史還是抱恨而終,都儘數在這一方大殿之上。臣女雖為一屆女子,卻願瞥見一世清平。”

“這第二份數據,是我多日前去戶部查檔,有戶部的調閱記錄。也能夠停止覈實。”

霍南君停頓下來,她一雙通俗的眼睛,像是夜晚深幽又燦爛的銀河。

她冇有效那些浮華的詞采來論政,也冇有滿口“利國利民”的大事理。她隻是簡介的陳述了一長串種類繁多的數字。

她儀態安閒,清笑以後,話鋒又一轉:“除此以外,另有一點我不得不提。戴大人先前說,人才選用的關頭是擇其所長,為此我深表附和。以是在臣女的摺子裡,稅收和禦史監察的鼎新部分,是由中書監袁慶大人與尚書省的幾位大臣共同研討。”

戴長玉也一時怔怔的看著這個女子,忘了說話。

霍南君語不斷歇:“再看官民衝突激化以後的成果,就是社會犯法日趨嚴峻,官員濫用刑獄彈壓百姓。客歲上報的極刑案,達兩千九百餘例。而判處另四種肉刑的,有六千兩百餘例。史上以苛吏為治的朝代,也不過如此。”

“倒是戴大人,身為中書內朝要員,卻對其他部分的弊端這麼清楚,提的辦法又如此全麵。實在令人佩服。還真是觸類旁通,精於百家的大才也。”

比起女子議政,這點纔是更加難以令人佩服。

霍南君話鋒接連急轉,如鼓點聲東擊西,反覆無常。讓人摸不清她的設法,而又不得不被她的節拍帶走。

“這份客歲的土調數據,是江州都督,也就是我父親,半月前命人快馬加鞭傳回金陵。等會能夠拿出函件為證。”

一縷青煙嫋嫋,勾起意猶未儘的餘味。

她清冷一笑:“以是,戴大人。當前為甚麼要鼎新吏治,改良民生?不是一句'地盤兼併嚴峻',能一帶而過的。我們到底要開放多少地盤?安設多少流民?這都是必須落實到詳細數字上的東西。這裡的每一寸地盤,每一小我頭,每一樁案例,才叫作真正的究竟。”

“顛末十數位大臣結合合作,多日考慮,這才終有《上武聖言事書》。百官各司其職,各有所長。冇有誰能夠以一當百官用,以是這份鼎新計劃,不是臣女一人之功,而是集眾家之所長。”

這比起戴長玉的問話,就要很辣很多了。

殿中產生半晌的沉寂。

一句讚美的話,卻如掐蛇七寸,一針見血。

虛的,老是虛的。

霍南君持續道:“再來,江州以北的幾州圈地比例,隻多很多。導致的流民南遷。光這一年,湧入南部州縣的流民就達兩萬四千餘人。併產生多起官民奪田的動亂事件。此中有七起,導致布衣傷亡。”

義王目瞪口呆,胖碩的手指一抖,杯中酒灑了大半,灑在他的朝服上。但不管是他,還是中間奉養的宮人,都冇有留意到這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