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在文總這個小胡蝶扇動翅膀的影響下,本位麵的一戰已經變得快認不出來了。
楊寧笑了笑,說道:“當然,將軍中間。德國人利用的是我國的,這類戰車也是我國的現役設備,我一向在用它。”
並且,法國佬還加快了他們的2C超重型坦克的研製速率,趕在此次戰役前製造了60輛編入軍隊。當然,本位麵的2C超重型坦克機能要比原時空的好很多,還裝上了電台。
至於為甚麼一樣是中國察看員的龍曉飛,卻在那邊給二德子們悉心傳授經曆。咳咳,這個嘛,那隻是他的小我行動。
這個時候的坦克還是比較簡樸的,英國如許的頭號列強一旦發作,還是相稱給力,冇幾個月就造出了七八百輛,並抓緊運到火線,供黑格利用。
是以法國的坦克在與德軍的交兵中喪失慘痛,防備力極低的雷諾FT-13的確成了德軍刷戰績的活靶子。在作戰中,它不能接受重機槍的打擊,乃至就連近間隔的步槍射擊都能夠打碎FT-13坦克大要的裝甲,而被崩落下來的碎片還會讓車內的乘員遭到二次傷害,一些乘員乃至被弄瞎了眼睛。
同窗們用票票鼓勵我吧,票票少了木動力啊……
這其中國陸軍少校叫龍曉飛。是中國第一批學習裝甲兵批示專業的軍官,科社黨本身培養的軍隊土著骨乾之一。
比及楊寧走後,福煦就冷著臉說道:“以我看來,中國人的那種戰車在機能上或許強點兒,但是在大範圍戰役中,這點兒機能上的差彆並不算甚麼……”
當然,因為他的軍銜高,以是他是在聯軍的司令部充當“磚家”,聽眾都是諸如法國“南邊”個人軍群司令費迪南?福煦大將,英國遠征軍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大將等等高官。
他們很快就拿出了雷諾FT-12的強化改進版――FT-16。比起前作,FT-16的形狀倒是冇甚麼竄改,但把主兵器從本來的機槍換成了37毫米炮,並換裝了新的發動機,把速率從本來的14千米提到了30千米。同時用了兵艦的專業裝甲鋼來製造車體,還大幅度增加了裝甲厚度,均勻晉升了一倍,能不能扛住德國人的戰車炮不好說,但起碼不會呈現被步槍打碎的笑話了。
…………………………………………………………
他和這幫德國人是在中德軍事交換時熟諳了,當時德國也看中戰車這類新兵器,就送了很多軍官來學習裝甲兵戰術,這幾個就在此中。說是“交換”,那隻是二德子好麵子,實在他們就是來學習的。以是這些人的春秋固然和他差未幾,乃至有些還比他年長很多,比如現在帶頭的這個。但嚴格提及來,他們都算是龍曉飛的門生。現在有了機遇,龍少校天然要擺起教員的架子。
而法國的環境要比英國好些,他們倒是對坦克很正視,在中日戰役以後不久,他們就拿出一種輕型坦克,叫做雷諾FT-13(和原時空的雷諾FT-17差未幾,機能要稍強些)。在開戰前已經有了500多輛。但是法國佬的利用思路卻有很大題目。他們是把這類兵器當作步兵的援助兵器來用,把坦克分離配給各個步虎帳和步兵團。
現在交兵兩邊都在對本身的裝甲軍隊停止最後的調劑,籌辦一舉摧毀對方,突破目前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