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365章 秦曆代君主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史乘上很少關於公伯的記錄,僅記錄他是非子之孫,秦侯之子,其子為秦仲

非子因長於養馬,獲得周孝王的賞識,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號稱秦嬴。[3不過非子隻是封地不敷五十裡的“附庸”,既不是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比及秦襄公時,才正式列為諸侯。

公伯

秦侯,嬴姓,名已佚。《史記》僅記錄他在位十年,現存各種史乘均無記錄關於他的彆的事蹟,也冇法考據其本名。隻曉得他是秦國第一名國君非子之子,其子為公伯。

左丘明評價他是:“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秦莊公、秦襄公)因而乎取周土,晉文侯因而乎定天子,齊莊、僖(齊前莊公、齊僖公)因而乎小伯,楚蚠冒(楚蚡冒)因而乎始啟濮。”

公伯(出世年代不詳-卒於公元前845年),嬴姓、秦氏,名已佚,西週期間秦國第三任君主。

秦非子是上古部族首級顓頊的後嗣。其先祖伯益(一作伯翳,亦稱大費)幫手舜帝順服浩繁鳥獸,舜帝賜其為嬴姓。厥後伯益後嗣造父因安定徐偃王之亂有功,周穆王將趙城賜封給造父,造父的族人以此為氏,稱趙氏,即為嬴姓、趙氏。

公元前778年,秦莊公歸天,秦襄公繼任國君。

周孝王期間(公元前897年―公元前886年),非子居住在犬丘,喜好馬和牲口,長於豢養滋長。周孝王為了複興王室,抵抗北方蠻夷的擾亂,挑選汧水、渭水之間這塊泥土肥饒的天然牧場大肆滋長馬匹。周孝王對這件富國強兵的大事非常正視,每年都要去牧場檢閱一番。

秦仲二十三年(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在和西戎交兵中,敗北陣亡。秦仲生有五個兒子,身後由其宗子秦莊公繼位。秦莊公即位後,擊敗西戎,獲得犬丘之地,世為西垂大夫。

秦莊公

秦國第二任君主

在秦仲身後,周宣王決定與西戎決鬥,他將秦仲的五個兒子調集起來,停止伐戎動員。並且此次不再隻是精力上的鼓勵,而是以兵力援助為前提,派給兵力七千人 ,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量。西周、春秋期間,戰役的首要情勢是車戰。

他就是受周宣王之命帶領七千人馬去秦地作戰的統帥。七千軍隊是前去助秦攻戎,而不是說把這七千軍隊送給秦國。當時的軍隊都是按國人的村社佈局與井田配置體例,是決不成能把歸屬權交出去。

秦莊公居住在先祖故地西犬丘,生下三個兒子,宗子名叫世父。世父說:“西戎殺死我祖父秦仲,我不殺死戎王,就不敢進城安居。”因而率軍攻打西戎,將太子之位讓給弟弟秦襄公。

秦莊公(公元前856年―公元前778年),嬴姓趙氏[7],名其,西犬丘人(今甘肅省禮縣人),西週期間諸侯國秦國國君,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在位。

秦仲十八年 (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厲王之子周宣王姬靜正式即位。秦仲二十一年(周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並派秦仲率軍攻打西戎。

秦仲之“仲”,是以排行人名,申明他另有個長兄(或庶長兄),依周王室用人的常例,乾係密切的屬國,國君之伯、叔父或兄長常有在王室供職者。此類事例多不堪舉。此伯氏是秦仲之兄、秦莊公之伯父而為王室重臣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