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
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齊康公二十一年(丁酉,公元前384年),田和死,其兒子田剡擔當齊國國君王位,為齊侯剡。
齊威王(田因齊)在位起訖: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
齊宣公五十一年(丙子,公元前405年),在位51年的齊宣公死,其兒子呂貸擔當王位,為齊康公。
他把這些人纔看作比夜光珠還要貴重的國度逗襲散珍寶。
生卒年:不詳-公元前456年。出世地:是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立都:是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年號:(辛酉,公元前480年)。
至此,田氏家屬擅權於齊國平公、宣公、康公三代。田常子為相時,常奉告齊平公說:"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科罰人之所惡,臣請行之。"
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齊國篡奪魯國的郕城。第二年,齊宣公與鄭國人在西城相會。齊國攻伐衛國,攻占了貫丘。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齊宣公歸天,田會在廩丘背叛。
他精選郡守,加強邊防。使南子守南城拒楚,田高唐拒趙,黔夫守徐州拒燕。用種首為司寇以安境內;用田忌為司馬,孫臏為智囊,教兵習戰,以謀撻伐。
起首從治吏動手,向他的擺佈體味處所管吏的政績環境,擺佈都說阿城(今山東陽穀縣東北)大夫是最好的,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大夫是最壞的。
齊康公,薑姓,呂氏,名貸,是齊宣公呂積之子。公元前404年即位齊國國君,即位後曾被三晉俘虜(一說齊宣公被俘),與之一起到洛邑見周天子,見證三晉被冊命為諸侯。齊康公沉淪於酒色,但是與之相反的陳氏的後代田和卻皋牢民氣。當時田氏大權在握,代替薑齊已經指日可待了。
年號(丙戌,公元前455年)。即便記錄齊平公二十五年(乙酉,公元前456年),在位25年的齊平公死,其兒子呂積擔當王位,為齊宣公。齊宣公期間,以田莊子(田白)為相,這時春秋期間已靠近序幕。
他的祖父是齊國第二十八任王呂陽生,他的父親是齊國第三十任王呂驁。齊宣公期間,以田莊子(田白)為相,這時春秋期間已靠近序幕,齊宣公三年,晉國趙、魏、韓三家毀滅智家,平分其地。
有一次,秦國借道韓魏,打擊齊國,齊軍大敗秦軍,使秦王稱臣賠罪。從而進一步進步了齊國雄霸的職位和名譽。
齊宣公四十五年(庚午,公元前411年),齊伐魯、葛、安陵。齊宣公四十六年(辛未,公元前410年),齊又攻取魯國一座城池。齊宣公四十八年(癸酉,公元前408年),齊取魯之郕邑(山東泗水縣西北五十裡)。
《竹書編年》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能夠曉得田剡被田午所弑。
齊國初封於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邊境最後隻在今山東北部,東與紀、萊,西南與魯,北與燕、衛為臨。"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互市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群眾多歸齊,齊為大國",這是在經濟上,齊國成了大國。出世地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