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444章 燕國曆代君主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燕穆侯(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711年),或作繆侯。中國春秋期間的燕國君主。燕鄭侯之子。在位18年。燕鄭侯三十六年(周平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29年)卒。子穆侯立。

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燕前文公,春秋期間燕國第二十四任君主,繼燕武公之位,因燕國有兩位文公,故稱燕前文公。在位時北方蠻夷各部強大,燕被迫遷都至易,《水經注·卷十一·易水》稱:“易水又東逕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

燕侯克,姬姓燕氏,諡號不詳,是燕國第一名國君,召公的兒子。燕侯克,燕侯姬克,諡號不詳,據學者考據,他為召公的兒子。因召公在周輔政,其子姬克被封於燕(今河北北部),都城在薊(今北京),是厥後燕國的鼻祖。

燕武公(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555年),春秋期間燕國第二十三任君主,繼燕昭公之位,公元前573年至公元前555年在位,共十九年;公元前555年,燕前文公即位。史籍記錄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歲晉滅三郤大夫。

燕莊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前來侵犯燕國,燕莊公向齊國垂危。齊國國君齊桓公帶領軍隊援救燕國,並乘勢北上攻打山戎。齊軍大敗山戎,追擊至孤竹(今河北盧龍)而回。

周武王十二年,周武王歸天,其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當時周成王在豐地,姬奭受命製作洛邑,以完成周武王的遺誌。[6]不久,姬奭擔負三公之一的太保。[7]自陝地(今河南陝縣)以西,由姬奭主管;自陝地以東,由周公旦主管。

克罍記錄西周初年周成王冊封燕侯克,以及授民授國土的史實。是當時裝酒用的[1]。西周之初,燕有鄰國薊。燕侯克兼併薊,並遷都於此。

公元前658年,燕莊公歸天,其子燕襄公繼位。擔當君位燕莊公,姬姓,名不詳,是燕桓侯之子。燕桓侯七年(公元前691年),燕桓侯歸天,燕莊公繼任燕國國君之位。[

燕懿公(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545年),中國春秋期間中期的第二十五任燕國君主,他繼燕前文公之位,在位四年卒,由其子燕惠公即位。所知的史猜中並無其事蹟的記錄。

史籍記錄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當週厲王奔彘,共和之時。[1]惠侯卒,子厘侯立。燕厘侯,姬姓燕氏,燕惠侯之子,西週期間燕國君主。在位36年卒,子燕頃侯即位。

《史記·燕召公世家》記錄:文公六年卒,懿公立。懿公元年,齊崔杼弑其君莊公。四年卒,子惠公立。

燕莊公(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658年),姬姓,名不詳,燕桓侯之子,是春秋期間燕國君主,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58年在位。公元前691年,燕桓侯歸天,燕莊公繼位。

流亡齊國燕惠公六年(魯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當時燕惠私有很多寵嬖的人,燕惠公想要去掉大夫們而立寵臣姬宋為大夫(《史記》誤作寵妃),同年夏季,燕國大夫們勾搭起來共同誅殺姬宋,燕惠公驚駭,因而流亡到齊國。

燕桓侯,名已失傳,燕國第十七任君主,秉承父親燕宣侯的爵位即位,在位約7年。身後由兒子燕莊公即位。燕桓侯燕國第十七任君主,在位時候為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91年,燕宣侯之子,即位初年遭到山戎的侵逼,將都城徙光臨易(今河北雄縣),國力日衰,在位七年卒,子燕莊公即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