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444章 燕國曆代君主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姬奭身後,而百姓思念他的政績,記念棠梨樹而不敢砍伐,因而《詩經·召南》作有《甘棠》一篇,來獎飾此事。[10]這便是成語甘棠遺愛的典故由來,後代多以甘棠遺愛歌頌拜彆的處所官。

甘棠遺愛

燕莊公(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658年),姬姓,名不詳,燕桓侯之子,是春秋期間燕國君主,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58年在位。公元前691年,燕桓侯歸天,燕莊公繼位。

複位歸天燕惠公九年(魯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十一月,燕惠公流亡到齊國已有四年,齊國國君齊景公(一說啊齊國大臣高偃)前去晉國,要求共同攻打燕國,護送燕惠公返國,晉國國君晉平公表示同意。十仲春,齊景公出兵和晉國一同攻打燕國,護送燕惠公返國複位。

燕憲,姬姓燕氏,春秋期間燕國第四任君主,諡號不詳,據學者考據,他為燕侯旨的兒子,也有學者以為他是召伯。到底是燕侯還是召伯另有待商拙。

燕侯舞,本名姬舞,春秋期間燕國第三任君主,據學者考據,他為燕侯旨的兒子。史料記錄《史記》記錄,周武王滅商今後,封宗室召公於燕(據楊寬《西周史》考據,周公東征後,始封召公子克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

擔當君位燕惠公,一作燕簡公,姬姓,名款[2],是燕懿公之子。燕懿公四年(魯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燕懿公歸天,燕惠公繼任燕國國君之位。燕惠公元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玄月,齊國大臣高止前來投奔燕國。

燕惠公回到燕國便死去,燕國人立其子燕悼公為君。(而《左傳》則記錄,齊景公籌算把燕惠公送返國,齊國大臣晏嬰說:“燕惠公不要送歸去。燕國已有國君,百姓對他冇有貳心。我們的國君貪財,擺佈的人恭維阿諛,辦大事不講信譽,以是還是不成以!”)[

房玄齡:“蕭、曹弼漢,六合為家,奭、望匡周,萬方同軌,功未半古,不敷為儔。”[18]司馬貞《史記索隱》:“召伯作相,分陝而治。人惠其德,甘棠是思。”[14]唐甄:“為將軍者若呂牙,為巡撫者若召奭。”

燕武公(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555年),春秋期間燕國第二十三任君主,繼燕昭公之位,公元前573年至公元前555年在位,共十九年;公元前555年,燕前文公即位。史籍記錄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歲晉滅三郤大夫。

燕莊公為了表示感激,親身送齊桓公出境,不知不覺送進齊國境內。齊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出本身的國境,我不能對燕國無禮。”因而分開溝界將燕莊公所到的處所割送給燕國。燕莊公命令在此築城,取名為燕留(今河北滄州一帶)。[2]齊桓公讓燕莊公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朝進貢,如同周成王、周康王期間一樣。

《史記·燕召公世家》記錄: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文公六年卒,懿公立。

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燕前桓公,因燕國有二位桓公(一說有三位桓公),故稱前桓公,繼燕襄公之位,無事蹟可載,在位十六年卒,燕宣公即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