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04年),趙軍攻取了榆中以北黃河上遊的河宗氏和休溷諸貉之地,設置了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和雲中郡,將“吏大夫奴遷於九原”,並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等一概穿本地貉族住民的服飾(貉服,與胡服大同小異)。[]此時,趙雍乘秦、齊二強對峙比年,兩國前後拉攏韓、魏策動合縱、連橫戰役之機會,圖謀攻滅中山。先是乘孟嘗君田文合縱,齊、魏、韓比年伐楚之時,於趙武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3年)出兵攻中山。
趙武靈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就在實施“胡服騎射”的同年,攻中山到屋子(今河北高邑西南)。趙雍還前去代地,再北至大草原(即前人稱“無窮”之地),西抵黃河,登上黃華山(有學者以為是今賀蘭山)頂,對所至地區停止考查[]。次年(公元前306年)攻中山到寧葭(河北石家莊西北)。同時,趙雍在攻取原陽、改設“騎邑”後,練習大量馬隊,從而得以西取胡地到榆中(今陝西榆林以北地區),迫使遊牧於此的林胡王獻馬,歸屬於趙國;又命代相趙固兼管林胡部族,收編林胡的軍隊。
趙國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麵同匈奴相鄰,西北又同林胡和樓煩交界。這些遊牧部族常常以馬隊擾亂趙國,粉碎趙國邊地的農業出產和群眾餬口。為加強邊防,趙武靈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趙雍實施軍事鼎新,號令軍隊采取胡人服飾,改穿短裝,束皮帶,用帶鉤,戴著插有貂尾或鳥羽的武冠,穿皮靴,藉以生長馬隊,練習在頓時射箭的作戰技術。固然這場鼎新側重於軍事方麵,實際上就是政治鼎新的進一步深切。
喜好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平生請大師保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平生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趙惠文王二年(公元前297年),趙雍巡行新得之地,出代地以後,在西河地區遭受樓煩王,順勢收編了樓煩的軍隊。趙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8年)直抵橫貫中山的命脈滹沱河一帶[]。同年,趙國完整攻滅中山國,趙雍遷中老虎尚於膚施(今陝西榆林南)[]。自此以後,從邯鄲到中山都城靈壽再到代地的門路通暢無阻。
趙武靈王八年(公元前318年),趙國參與的五國合縱伐秦活動失利,三晉聯軍攻至函穀關外,被秦軍擊退,隨後秦軍在庶長樗裡疾的帶領下出函穀關長驅直入,於次年(公元前317年)大敗三晉聯軍於韓國的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聯軍被斬首八萬餘級,趙公子渴參與此役[]。同年,齊國乘趙、魏為秦大敗之時,於觀澤敗趙、魏軍[]。趙武靈王十年(公元前316年),趙國的中都和西陽被秦國攻占。趙武靈王十一年(公元前315年),一作趙武靈王十三年(公元前313年),秦將樗裡疾攻占藺地,俘虜趙將趙莊(一作“將軍英”[]“趙將泥”[]“莊豹”[])。趙武靈王十四年(公元前312年),趙將趙何攻魏。[][][]與此同時,趙雍操縱燕、秦兩國局勢動亂的機遇,主動乾與兩國的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