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453章 魏國曆代君主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小的戰役,韓魏結合,或是魏國一家出麵;大的戰役三晉聯手,常常獲得實惠的都是魏國、韓國,趙國老是占不到便宜。趙國人愁悶的給魏國人打了幾十年長工,終究不乾了。

政治行動

比及三家滅智氏後,三晉求同存異,很快就將烽火從海內燒到外洋。這時,人們才發明飽受內鬨之禍的楚國已經掉隊了。當三晉將擴大的鋒芒對準楚國時,楚國輸得一敗塗地。在魏文侯的帶領下,三晉多次攻入淮泗流域,占有了楚國北方的大片地盤,乃至連向三晉乞降,都必須找秦國、齊國等國度出麵從中調和。

公元前393年(武侯3年),魏國兩線作戰,同時攻打鄭國與秦國,並在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築城,扼製鄭國。名將吳起大敗秦軍於注城(今河南臨汝縣西)。公元前391年(武侯5年),魏武侯號令韓國、趙國,即位以來第一次結成三晉聯盟,三晉聯軍大敗楚軍於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今河南中牟西南)。

他想到的是甚麼時候從趙國人手上再賺一把。終究他瞅著了個機遇。公元前386年,也就是趙敬侯遷都邯鄲的同時。公子朝不滿,帶領親兵,欲與趙成侯血拚,爭奪君位。魏武侯調派軍隊幫手公子朝為亂,直接攻打趙都邯鄲。終究趙勝敗北,魏武侯的詭計冇能得逞。更讓魏武侯冇有想到的是:這是魏國與趙國乾係分裂的起點。

魏國人認識到了趙國人對魏國交際態度上的竄改。可魏武侯冇有父親的漂亮,或者乾脆說冇有父親那樣的高瞻遠矚。魏武侯心想既然趙國要翻臉,他就作陪到底。冇想過捨棄本身一部分好處去爭奪趙國再度成為果斷的盟友。他更冇有想過趙國叛變後,三晉就要窩裡鬥了。

魏武侯秉承基業,老臣猶在,但控禦無道,致令人才流失。他任公叔痤為相,還聽信公叔痤讒言,思疑吳起,吳起懼誅逃往楚國,再失之於後。至於禮賢下士,招惹人才,則更無從談起。故武侯之世,文侯時“賢人是禮,國人稱仁,高低和合”的局麵已不複存在。

就在32年後的公元前354年,齊軍圍魏救趙,擊碎了魏國圖謀同一三晉的胡想。45年後的公元前341年,齊軍大敗魏軍於馬陵之戰,成為了魏國式微的起點,田(陳)和的孫子——齊威王成為了魏國霸業的閉幕者。

公元前372年(武侯23年),因為衛國的衛慎公薨逝,衛國停息了呼應魏武侯的軍事行動。這年衛聲公即位,攻取田齊的薛陵(今山東陽穀東北)。

最馳名的當屬產生在公元前594年的輔氏之戰,當時的令狐文子魏顆打敗秦軍,生俘秦將杜回。而後秦魏兩家多次比武,一向持續到春秋前期。魏文侯成為晉國在朝時,魏氏如同吃了鎮靜劑,氣力急劇收縮,三晉多次攻打秦國。

公元前386年,在魏武侯的爭奪下,陳和被封為陳(田)侯。因為是建在齊國的地盤上,故史乘又稱為齊侯。田齊立國,與呂氏齊侯同時存在。陳氏占有齊國絕大部分國土,齊君隻留有不幸的小麵積封地。

公元前380年(武侯16年),陳侯剡攻打燕國,攻占桑丘(今河北徐水西南)。燕簡公向趙敬侯求救,趙敬侯立即將軍秘密務奉告魏武侯與韓文侯。三晉之君各自帶領軍隊,兵合一處救燕國,大敗齊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