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髆(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88/87年),昌邑哀王。漢武帝劉徹第五子,母為李夫人。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立為昌邑王。在位十一年薨,諡哀,子劉賀嗣立。幼年封王漢武帝有六個兒子。衛皇後生戾太子劉據,王夫人生齊懷王劉閎,李姬生燕剌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劉髆,趙婕妤生季子漢昭帝劉弗陵。
越想越讓呂雉感覺不安,因而決定趁本身還是"當家"的時候要先動手為強。呂雉辦事眼疾手快,潔淨利落。很快就把小天子送進永巷宮囚禁起來了,對外宣稱天子病了,精力有點不普通,任何人也不見。緊接著又頒佈了一句話:凡有天下治為萬民命者,蓋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歡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歡樂交通而天下治。明天子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亂,不能繼嗣奉宗廟祭奠,不成屬天下,其代之。意義是說:凡是管理天下,把握萬民運氣的人,心機應當要像上天覆蓋大地、象大地容載萬物一樣撫養百姓,天子用珍惜的心去安撫、保護百姓,百姓就會心甘甘心腸奉養天子,如許高低歡騰欣喜的豪情相通,天下就能承平。現在天子病重,耐久不愈,乃至神態昏亂變態,不能擔當帝位供奉宗廟祭奠了,是以不能把天下拜托給他,應當找人代替他。
天山漢墓的出土為研討漢朝葬製供應新的考古質料。該墓1982年被公佈為江蘇省文物庇護單位。
劉強(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183年),漢惠帝劉盈次子,生母不詳,高後元年四月辛卯,封淮陽王。高後五年(公元前183年)八月,劉強歸天,諡曰懷王,以其弟壺關侯劉武改封淮陽王。劉武(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180年),漢惠帝之子,生母不詳。呂後元年(公元前187年)四月,被立為壺關侯。五年(前183年),改封淮陽王。八年(公元前180年),周勃、灌嬰等功臣和齊王劉襄殺諸呂外戚,稱劉武不是漢惠帝的兒子,將他殛斃。
西漢前少帝劉恭(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漢朝第三任天子。 皇太後呂雉號令漢惠帝皇後張嫣(漢宣平侯之女,為孝惠皇後時,無子)佯為有身,取周美人(周采女)之子名之,立所名子為太子。
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於高廟,世世勿絕,嗣子各襲其功位。其與列侯議定奏之。"丞相臣平言:"謹與絳侯臣勃、曲周侯臣商、潁陰侯臣嬰、安國侯臣陵等議:列侯幸得賜餐錢奉邑,陛下加惠,以功次定朝位,臣請臧高廟。"奏可。春正月乙卯,地動,羌道、武都道山崩。夏六月丙戌晦,日有蝕之。秋七月,恒山王不疑薨。行八銖錢。三年夏,江水、漢水溢,流民四千餘家。秋,星晝見。四年夏,少帝自知非皇後子,出牢騷,皇太後幽之永巷。
太後稱製,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後不說。問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勃等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後輩,今太後稱製,王昆弟諸呂,無所不成。"太後喜,罷朝。王陵讓陳平、絳侯曰:"始與高帝喋血盟,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後女主,欲王呂氏,諸君從欲阿意背信,何臉孔見高帝地下?"陳平、絳侯曰:"於今麵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以後,君亦不如臣。"王陵無以應之。十一月,太後欲廢王陵,乃拜為帝太傅,奪之相權。王陵遂病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