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元年(公元144年)歸天,享年三十歲,諡號孝敬天子,葬於憲陵,廟號敬宗(後被拔除)。漢順帝主動鼎新,推行的陽嘉新製建立了分科測驗軌製,被視為科舉製的抽芽,為中國科舉製的產生奠定了根本;在位期間號令自出,知人善任,限定寺人,打擊外戚,蔓延皇權,被稱為東漢的複興之時。
陽嘉元年(公元132年)春,正月,劉保冊立梁妠為皇後。同年,劉保采取尚書令左雄提出的“陽嘉新製”,對察舉製停止鼎新,建立了測驗軌製。當時,該發起遭到了尚書仆射胡廣、尚書史敞和郭虔等一乾大臣上書反對,但劉保並不采取反對派的建議,對峙推行陽嘉新製。
戮辱名賢
宗族都免官歸鄉,充公鄧騭等人的資財田宅,將鄧訪及其家眷都放逐到邊郡。因為郡縣承旨逼迫,鄧廣宗和鄧忠都他殺。蒲月,鄧騭與鄧鳳都絕食而死。鄧騭的堂弟河南尹鄧豹、度遼將軍舞陽侯鄧遵、將作大匠鄧暢都他殺,隻要鄧廣德兄弟因是閻皇後支屬才得以留在京師。
劉保聽後,采取了他的建議,將十九侯召回京師洛陽。永建五年(公元130年)春正月,疏勒國王遣侍子入東漢,大宛、莎車國王皆奉使進獻。次年(公元131年),劉保以為伊吾之前是肥饒之地,靠近西域,匈奴常常幫助他們,繼而抄掠。因而命令在伊吾開設屯田,“如永元時勢”,並置伊吾司馬一人。
暮年經曆
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劉祜帶同閻皇後和貴戚南下流玩,三月庚申,行抵宛城,俄然抱病,身材時冷時熱,病勢沉重,隻好命令回京。三月時達到葉縣(今河南省葉縣南),這時已呈垂死狀況。他想叮囑後事,已經說不出話來,隻能睜眼盯視著皇後,漸漸死於車中,長年三十二歲。皇後不敢對外宣佈安帝駕崩的動靜,地點上食、問起居與平常一樣。
乾綱專斷
在位期間勤理國政,紀綱四方,使天下獲安;重視減弱寺人權勢,將寺人十九侯個人撤職並逐出洛陽,並正法多個乾政的寺人。對外則光複西域,擊敗鮮卑,初次與南洋群島的葉調國建立聯絡。科技大將張衡官複原職,使地動儀得以麵世。官製上,對察舉製停止鼎新,推行“陽嘉新製”,建立測驗軌製;同時派出“八使”清算貪汙敗北,廓清吏治。但前期任用皇後梁妠家屬,為厥後的梁氏外戚擅權埋下伏筆。
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八月,大將軍梁商薨逝,劉保便改任其子河南尹梁冀為大將軍。梁冀成為大將軍後,便結黨營私、貪汙納賄,引發劉保不滿。因而,漢安元年(公元142年),劉保派出八使分行天下各個州郡,令其表揚賢能,彰顯忠正勤奮;若發明貪汙有罪的官員,如果是刺史和二千石長官,就用驛馬將其送往都城論罪;如果是千石以下的官員,能夠當場拘繫監禁。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漢安帝寵幸的宮人李氏生下劉保,而皇後閻姬專房妒忌,得知此過後用毒酒毒殺了劉保的生母李氏(後追諡恭湣皇後)。劉保自幼簡樸樸素,刻薄誠篤,寬仁溫惠。六歲時,劉保入小學讀書,吟誦《孝經》章句,鄧太後對其大加表揚,並以為他能夠擔當大統,便於永寧元年(公元120年)立他為皇太子。劉保跟隨教員接管學業,具有文武全才,敏捷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