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轉而揮師攻打秣陵城(今江蘇省南京市)的薛禮,薛禮突圍逃脫。這時樊能、於麋等人,又糾集兵士來奪牛渚。孫策當即回軍,打敗他們,俘獲男女萬餘人。然後再次打擊笮融。在與笮融的戰役中,孫策腿部中箭,冇法乘馬,部下抬他回營療傷。[45] 在孫策受傷之時,曾經投降的“男女萬餘人”趁機背叛,孫策的孃舅吳景率軍攻討背叛者,將背叛者們全數擒獲。[46]
孫策見笮融負險恪守,一時難以霸占,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今安徽省南陵縣)擊敗劉繇的彆部,接著轉兵霸占湖孰(今江蘇省江寧縣南湖熟鎮)、江乘(今江蘇省句容縣)等地。然後清算軍隊,到曲阿與劉繇決鬥。[
一統江東
建安四年(199年),袁術病死,其部下為廬江太守劉勳獲得,劉勳的兵力突然大增。因而孫策以寒微的言辭和財寶勸說劉勳攻取上繚。因而,劉勳悄悄率軍顛末彭澤,來到海昏處所。本地守將堅壁清野,留下一座空城,劉勳一無所獲。劉勳又轉而打擊上繚。
郭嘉: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59]
汗青評價
許貢:孫策驍雄,與項籍類似,宜加貴寵,派遣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57]
十仲春八日,孫策進至黃祖屯兵的沙羨(今湖北省嘉魚縣)。劉表派侄兒劉虎和南陽人韓曦帶領長矛隊五千人趕來援助黃祖。十一日,孫策帶領周瑜、呂範、程普、孫權、韓當、黃蓋劃一時打擊黃祖軍,最後黃祖單身逃脫,其妻妾後代共七人被孫策抓獲,劉虎、韓曦並兩萬餘部重被殺,跳水滅頂者達一萬餘人,孫策緝獲船隻六千餘艘,財物堆積如山。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又向漢廷進獻禮品。漢廷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孫策是以在言論上獲得漢當局的承認。[54]
分裂袁術
初平三年(192年[102] ),孫堅被殺,孫策舉家遷到江都。在江都期間,孫策數次拜訪揚州名流張紘,和他研討天下局勢。並說出了其安身江東的策劃,第一步從袁術手中索要其父孫堅的軍隊,然後渡江南下尋求其母舅丹陽太守吳景的支撐,以丹陽為按照地招募軍隊,占據吳、會稽等郡,進而討伐劉表、黃祖,為其父孫堅報仇,最後建立孫吳政權。該策劃獲得了張紘的認同,並在張紘的彌補完美下,成為孫吳政權建立和生長的既定戰略[122] 。[54]
這時,袁術之前任命的周瑜為居巢長,魯肅為東郡長,但二人知袁術難成大器,在孫策安定丹陽時接踵棄官渡江來投奔孫策,孫策親往驅逐周瑜,拜建威中郎將,當即給周瑜增兵二千人,馬五十匹。又給周瑜鼓吹等軍用樂隊,興建府院住處,所贈賜的東西在軍中無人能比。[30] 同年,孫策又向漢廷進獻禮品,範圍是建安元年的兩倍。漢廷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
袁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複何恨?[
劉繇與孫策交兵,遭到慘敗,逃往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孫策入據曲阿(拜見曲阿之戰)。[49] 孫策雄師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因而,百姓非常高興,爭著用牛、酒犒勞軍隊。[50] 孫策慰勞犒賞將士,調派部下陳寶到阜陵驅逐母親和弟弟。又公佈文告,奉告部屬各縣:“劉繇、笮融的村夫和部下來投降的,一概未幾問其他;情願參軍的,能夠參軍,並免除百口賦稅徭役;如果不肯參軍,毫不勉強。”文告密佈後,來歸附者從四周八方趕來,不長時候,就招得兵士兩萬多,征得馬匹一千多。自此,孫策之名威震江東。[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