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誌·卷四十六·吳書一》:儘更置長吏,策自體味稽太守,複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楊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張昭、廣陵張紘、秦鬆、陳端等為謀主。
徐昂發:漢室曹瞞是獍梟,猘兒幼年欲橫挑。刀圍玉帳觴公瑾,花簇珠屏舞大喬。水上神書才息焰,床頭明鏡旋生妖。蟠龍門外牛羊墓,蕎麥粘天似雪飄。[71]
[0] 《三國誌·卷四十六·吳書一》:策騎士有罪,逃入術營,隱於內廄。策指令人就斬之,訖,詣術謝。術曰:“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由是軍中益畏憚之。
[] 《三國誌·卷四十六·吳書一》:時袁術僭號,策以書責而絕之。
庾信: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後輩,人惟八千。[66]
毛宗崗:有父創業以遺其子者矣,未有兄創業以遺其弟者也。策無年而權豐年,策無嗣而權有嗣;策也竭蹶而取之,權也安坐而享之。以是然者,何也?良由策之為策,衝鋒陷陣,克敵之勇不足;雅俗坐鎮,君人之度未足耳。孫策死而以帝業讓之孫權,亦猶劉演死而以帝業讓之劉秀。
易順鼎:父兵誅卓起長沙,直取江東作帝家。小弟坐分三足鼎,大喬方稱並頭花。隻留公瑾燒銅雀,不聽虞翻諫白蛇。玉貌豪傑千古少,笑他操備是蒹葭。
當時的烏程有鄒他、錢銅、王晟等人,聚眾自守。孫策引兵撲討,皆攻破之。在處決鬥敗者時,孫策的母親吳夫人對孫策說:“王晟與你的父親有升堂見妻之分,現在,他的諸子兄弟皆已被梟首。隻留下這個老翁,又有甚麼能夠顧忌的呢?”因而,王晟被赦免,其他的人都被族誅。[
[] 《江表傳》:策遣奉正都尉劉由、五官掾高承奉章詣許,拜獻方物。
近代
孫策在舉家遷到江都時,揚州名流張紘也正因為母親歸天守孝居住在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討天下局勢。孫策先說出了本身的觀點:“目前漢祚陵夷,天下狼籍,豪傑豪傑,都擁兵自重,各圖生長。冇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成,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青識淺,但卻故意要乾一番奇蹟。現在,我想到袁術那邊去,要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今安徽宣城)去依托母舅吳景,彙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今江蘇吳縣)、會稽(今浙江紹興),報仇雪恥,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覺得如何?”張紘推托:“我識見粗陋,何況又服喪在身,對您的事,實在難以幫手。”[73]
謝采伯:孫策、周瑜拔皖城,納二喬,皆國色,是以師婚也。英銳豪俊之氣,固足辦事。畢竟有所溺,則智昏,智昏則防慮疏。策為許貢客箭傷頰,創甚,年二十六卒。
1] 《三國誌·卷四十六·吳書一》: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楊陳紀。後術欲攻徐州,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康不與,術大怒。
《吳曆》載:孫策受傷後,大夫奉告他,說這傷能夠治,但應好好養護,一百天不能有狠惡活動,也不能起火。孫策拿過鏡子自照臉孔,對擺佈人說:“臉成了這個模樣,還如何能建功立業呢!”抖擻虎威,推幾吼怒,創口迸裂。當夜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