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禮誌三》載:“於建鄴立兄長沙桓王策廟於朱爵橋南。
孫虔,中國三國期間東吳末代天子孫皓的次子,寶鼎四年(公元269年)春正月,孫皓立孫虔為淮陽王,鳳凰二年(公元273年)秋玄月,改封為魯王。
孫皓即位後,采納了一係列的行動來穩固本身的職位。一方麵,他大行封賞,將迎立有功的丞相濮陽興,加封侍中,兼領青州牧,左將軍張布升為驃騎將軍,加封侍中,又把吳國老將施績、丁奉升為左、右大司馬,以拉攏臣子。另一方麵,他發放糧食,佈施貧民,從皇宮放出大量侍女讓她們能夠婚配,並放歸宮中圈養的一些野獸,以一係列惠民政策來爭奪民氣。當時人們都把他稱為明主。但一段時候後,治國有成、誌對勁滿的孫皓便閃現出莽撞暴躁、高傲驕傲、科學以及好酒色的一麵,他設立諸多酷刑。他曾殺死或放逐多名首要宗室,如殛斃孫奉,放逐孫霸二子,誅殺孫奮及其五子,殺死異母弟孫謙、孫俊等。對大臣,他也常常施以重刑,僅丞相一級的官員為例:除張悌在亡國之際戰死外,濮陽興被放逐正法,夷三族,萬彧被譴他殺,百口遭放逐;陸凱身後數年,百口被處以放逐。彆的,孫皓非常科學,常仰仗運曆、望氣、筮卜、讖語之類的啟事來決定如遷都、用兵、皇後廢立等嚴峻事件,並是以一向堅信本身將同一天下。65
薛瑩:皓昵近小人,科罰放濫,大臣諸將,人不自保,此其以是亡也。
吾彥:吳主漂亮,宰輔賢明。75
孫皓在位期間多次北伐晉朝,固然曾在交趾和西陵大破晉軍,但窮兵黷武耗儘孫吳國力,終在晉滅吳之戰中一敗塗地。因為孫皓統治殘暴,屢有吳將背叛,同時也導致民變四起。69
] 《江表傳》:因渡江攻禮,禮突走,而樊能、於麋等複合眾襲奪牛渚屯。策聞之,還攻破能等,獲男女萬餘人。複下攻融,為流矢所中,傷股,不能乘馬,因自輿還牛渚營。
公元267年分會稽郡為東陽郡,分吳、丹楊為吳興郡67
李世民:王莽偽行仁義之道,有始無終;孫皓權施恩德之風,有初無末。二子猶船之泛巨浪,毀在不遙,若駑馬之奔千裡,困其將至。76
以茶代酒
] 《三國誌·吳書·吳主傳第二》:(太元)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為南陽王,居長沙;子奮為齊王,居武昌;子休為琅邪王,居虎林。仲春,大赦,改元為神鳳。皇後潘氏薨。諸將吏數詣王表請福,表亡去。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天子。秋七月,葬蔣陵。
孫壾(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265年),吳景帝孫休第三子。公元264年,末帝孫皓即位封他為梁王。
賈充對孫皓說:“傳聞中間在南邊挖人眼睛,剝人麪皮,這是甚麼樣的科罰?”孫皓說:“有作為臣子卻弑殺他的國君以及刁滑狡猾不忠的人,就對他用這類科罰。”這是在諷刺賈充殛斃崇高鄉公曹髦,賈充聽後,沉默不語,非常的忸捏,而孫皓則神采穩定。
惡人視己
但孫皓是一個暴君,性嗜酒,又殘暴好殺。當他對韋曜(彆號韋昭)非常賞識時,能夠酒菜之間暗中作弊,偷偷地用茶換下韋曜的酒,使之得過“酒關”。